飞阅三山一滩——太行山篇 庙荒不“荒”的幸福秘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河南广电全媒体“飞阅三山一滩”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六集:《庙荒不荒的幸福秘诀》,为您讲述发生在太行山区的脱贫致富故事。

  记者 徐荣荣:“像这样的场景在庙荒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作为太行山脚下的一个省级贫困村,曾经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荒凉,破败,但是这些年庙荒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个变化,它怎么就成了大家参观调研的一个脱贫攻坚示范点?”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  郁林英:“说庙荒有多荒啊,以前真的很荒,没有水,土薄石厚,如果哪年天气不好了,没有雨了,这些地全部种的,把种子都能搭进去。”

  记者 徐荣荣:“地薄路差房屋旧,缺人缺钱缺产业,这就是之前庙荒村的一种状况。村民看不到希望,干部没有信心,但是五年前,当驻村第一书记陈军来到这里时,却说了这么一句话,“越是贫困村,越有跨越式发展的空间,一张白纸任由自己画”。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军:“其实庙荒村虽然说贫穷、落后,但是它确实具备了很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比如说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经过考察调研,最后确定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 徐荣荣:“路子找着了,方向也明确了,但是老百姓觉得在一片穷乡僻壤当中,怎么去发展乡村旅游,有人会来吗?能成功吗?在一片质疑声当中,老党员刘明生站了出来,在我身后这个挂着红旗的红家乐小院,就是他们在村里率先办起的一家民宿。”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村民 刘明生:“设计师说要把这三间南屋拆除,当时我也闹不通,我想啊如果要是拆了话,从外面一眼就看到我家全部院子了。说实话,我也是本着试试看,我这么大年纪了,我是个老党员,我要带这个头,当一个吃螃蟹的第一人。”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  郁林英:“他是第一家,当时在做的时候,老百姓很多人都在观望,在看,当他做成功以后,紧接着我们这个村里就开了十几家,把我们村民都带动起来了。”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村民 郝心英:“手把手哩帮扶带,各家各户送关怀;庙荒本是“渠畔村”,发展旅游很得劲。”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村民 郝心英:“来尝尝我蒸的窝窝头。”

  游客:“大姐,这是用什么做的?”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村民 郝心英:“红薯面。”

  游客:“谢谢。”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村民 郝心英:“要不是陈书记,天天来给我说,让我开个农家院,我们村子不会这么好,真的,真心地感谢陈书记。”

  林州市黄华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常海宝:“庙荒村是我们近几年来打造的一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对庙荒村的打造,我们也总结了一套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周边9个村,102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飞阅报告】

  六十年前,林州人历时十年绝壁凿石,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刻在了太行山巅;六十年后,生活在红旗渠畔的村民们,又靠着这种精神打赢了一场战贫斗困的硬仗。尽管包括庙荒村在内的很多村子早已脱了贫,但是老乡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止步。现在他们又朝着乡村振兴这个大目标再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