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随着南方中晚籼稻、华北玉米陆续上市,2020年秋粮收购由南向北顺利开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27日在此间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说,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四分之三,是粮食收购重中之重。受播种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秋粮大量上市略晚于去年。当前南方中晚籼稻进入收购旺季,入统企业累计收购759万吨。目前主产区入统企业已收购新产玉米438万吨、大豆6万吨。11月上旬东北玉米、大豆、粳稻集中大量上市,收购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秦玉云说,秋粮再获丰收,为收购奠定良好基础。随着新粮陆续上市,市场粮源逐步增加,秋粮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统筹抓好秋粮收购和保供稳市工作,确保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一是督促各地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好市场化收购,强化收购资金、运力、信息等保障;二是压实中储粮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据悉,目前秋粮主产区及粮农企业全力投入秋粮收购工作。黑龙江省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条件影响,实现粮食丰收;目前省农发行备足资金700亿元,省内商业银行等预计投放市场化收购贷款约350亿元,可以满足收储需要。作为全国疫情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省中晚籼稻市场价格“高开高走”,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先期干旱、后期台风,严重影响了吉林玉米生产,增加了农民成本。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中粮集团积极承担央企责任,中粮贸易吉林有限公司下属28家库点主动向吉林东部空白区域延边、蛟河、通化等延伸服务,目前初步布局135家库点,基本覆盖全省,可以保障700万吨以上收储规模。
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农村部指出,全国秋收基本结束,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记者刘慧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今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秋粮收购工作已全面展开,粮食收购价格趋于稳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今年秋粮收购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全国大范围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新粮陆续上市,市场粮源逐步增加,秋粮收购工作将全面展开。秦玉云介绍,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在秋粮收购仓容、资金、运力、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金秋十月,丰收时节,各粮食主产区全力推进秋收工作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在安徽阜阳种粮大户李长安的地里,收割机和播种机同时上阵,1100多亩水稻8天就能收割完成并种上小麦。
金秋十月,丰收时节,各粮食主产区全力推进秋收工作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在安徽阜阳种粮大户李长安的地里,收割机和播种机同时上阵,1100多亩水稻8天就能收割完成并种上小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
当前,秋粮收获正从南到北陆续展开,粮食价格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唐珂介绍,7月中旬以来,国家加大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市场粮源供应充足,部分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小麦价格已逐步趋稳。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继今年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高位增加,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韩长赋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常年进口大致1亿吨,其中谷物不到两成,仅占国内产量的2%左右,主要是调剂品种余缺。
从地区来看,2019年,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粮食的大头在秋粮,秋粮的大头在东北”,“国人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
今年,我国先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各地也是采取了有力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在黑龙江庆安这家合作社,“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设施,再加上农业新技术的保证,成功抵御了三次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