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1月1日电(记者 张煜欢)自动发药机完成一张处方最快只要8秒;3900米的轨道小车、1700米气动物流等构成国际领先的“智慧物流”系统;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全流程导引式就医……
智能化就诊体验,“黑科技”加持医疗服务,这是“未来式就医”照进现实的一角。11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总部一期(余杭)在浙江杭州正式启用。其作为浙江省重大民生工程,在助力大型公立医院补齐短板、增质扩容的同时,将智能医疗场景带进百姓生活。
引领业态革新的“未来医院”
2011年,浙大一院与杭州市余杭区签约共建浙大一院余杭院区(即“总部一期项目”),项目被定位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教研深度融合的临床研究中心”及“智能医院的全球标杆”,开放床位1500张,设计门诊量8000人·次/日。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介绍,有别于传统医院,总部一期设计理念凸显“转化医学、大自然、公众共享、实用功能”,期待构筑“智慧医院”新模式,“新院区不仅只是建大楼,而是构建新的医疗服务和体验。”
走进浙大一院总部一期,一道空中连廊,连接医院总部和浙江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实现临床与研究的无缝衔接;一条中央脊柱,纵贯南北,门诊1至4楼的4条“医疗大街”串联各个医疗单元,一侧是宽敞明亮的诊区、诊室,另一侧是B超、CT等医技科室。
在这条“医疗大街”上分布着10个BLOCK(单元)诊区,其打破传统学科划分格局,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器官或系统为核心,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患者在一个诊区内即可完成挂号、就诊和基本的化验、检查,重塑全流程医疗体验。
据介绍,覆盖大器官移植、感染性疾病、血液病、普外科疾病、消化疾病、肾脏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的2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悉数入驻总部一期。从医疗资源到医疗团队、权威专家,从服务到管理,浙大一院进行多院区同质化管理。
未来,浙大一院的优势学科与先进技术设备将进一步融合,浙江全省首台PET/MR(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即将上岗,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度与质量。
“黑科技”加持“最强大脑”亮相
数字赋能经济澎湃动能,也将技术力量汇入健康未来。
浙大一院总部一期距阿里巴巴集团总部仅3公里路程,浙大一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利用人工智能等“黑科技”,让患者获得就医全流程便捷化服务。如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在“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支付宝小程序实现智慧提醒,实现全流程导引式就医。
此次总部一期的启用,也标志着双方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领域全面合作战略成果的落地。启用当日,由浙大一院携手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浙大一院集团专有云”和“未来医院”系统同步亮相。
这一医疗界的“最强大脑”,是基于云架构搭建的医院智慧信息系统,可在云端实现医院海量动态数据的实时运算,对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调度,让患者和医疗资源得到智能化高效匹配,帮助医院全面进入高效的云计算时代。
梁廷波介绍,浙大一院将继续高度重视医教研深度融合,推动学科交叉汇聚,进一步推进“医学高峰”建设,以“未来智慧医院”建设为发力点,丰富拓展数字赋能,全面建设提升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点建设。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在启用仪式现场也表示,余杭区与杭州未来科技城将好服务保障,全面支持浙大一院总部项目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服务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医院,服务老百姓的现代化医院,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医学学科的科研型医院。
据悉,启用当日也是浙大一院建院73周年,374位名医专家齐聚于此,举行连续6天的大型义诊活动,综合内科病区也同步启用,为浙江省内外广大患者服务。(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助推了很多新业态的跨越式发展,“云看病”无疑是其中最夺目的之一。3月8日,经天津市卫健委与天津市医保局审核备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率先借助医保局官方APP实现了医保患者线上支付。
85后邮政女职工,只身一人,从山西太原自驾千里赶赴武汉,到医院药房当志愿者。而去之前,她做足了心理准备,“如果我不幸倒下,请把我的可用器官全部捐赠给需要的人。该院院长陈立波表示,杨志珍不畏生死,完全凭着一腔热血,自已驾车千里,并留院工作直对疫情,她在医院抗疫工作中不畏生死不惧困难的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