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内涵

2020年11月25日16:28  来源:人民论坛网

5034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尚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将原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调整,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从三个维度来阐释“现代化”的含义、从不同发展阶段解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深入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一起来看。

  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个维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从三个维度理解:第一个维度是物质的现代化;第二个维度是治理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制度的现代化;第三个维度是人的现代化,即更大程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物质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物质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各有其侧重点的。例如过去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物质的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我们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着重讲的是物质的现代化。

  进入21世纪,“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在物质的现代化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之后,我们就要及时跟进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着眼点从物质的现代化开始过渡到制度的现代化。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重要部署。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物质的现代化也将难以进一步取得新的进展。有了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来支撑,物质的现代化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人的现代化

  近年来,我们党开始关注“人的现代化”,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意味着不能再单纯依靠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发展,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创新。要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让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发挥更大作用。要通过人自身的发展,通过国民素质(包括健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普遍提升,给“创新”打下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使发展的方式和目的高度统一。

  新的发展原理: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

  注重人的现代化,意味着要用新的发展原理来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原理是人本逻辑,这与传统发展经济学讲的资本逻辑有明显区别。在物质短缺、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需要重视资本逻辑,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要避免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异化,避免财富鸿沟、人力鸿沟,避免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情况。

  我们要避免这种资本逻辑带来的发展畸形,就必须转向人本逻辑,即通过人自身的发展来实现整个国家的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所以在三个维度的现代化里面,人的现代化应是居于中心地位,物质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都要围绕人的现代化来做文章。经济社会的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是要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有利条件,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很多重要论述,例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这都为人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朝人的现代化方向努力,不能厚此薄彼。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增长逻辑”转向“发展逻辑”

  无论是物质的现代化还是治理的现代化,最终都要落脚到人的现代化上。同时,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物质的现代化和治理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要摆脱原有的那种只从物质现代化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偏向。这意味着我们要从过去的“增长逻辑”转向“发展逻辑”。

  增长逻辑是单一维度的,主要是讲GDP的体量、规模、速度。发展逻辑不仅要讲规模、速度,还要讲质量、结构、效益、安全;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作为目标,物质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就会失去方向。

  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即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这些目标中,“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讲的是物质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讲的是制度的现代化。“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与治理、制度的现代化有关,因为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完善。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关注的都是人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也可以从人的现代化角度去理解。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人自身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的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性目标,都是围绕着物质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而展开的。

文章关键词: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设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治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深刻内涵 十四五 人的现代化 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教育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终“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编者按:今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首要的是深化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研究,深刻领悟贯彻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以高质量武器装备、高素质军事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为重点,增加战斗力有效供给,推动军队现代化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

  • 【破题“十四五”】六大目标 为何它排第一?

    壮阔“十四五”即将启航。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抓住发展这一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充分挖掘增长潜力,成为未来五年“破题”的重要环节。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们一定能开好局、起好步,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 实体经济是“十四五”经济发展根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 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填充”新发展格局宏观布局中具体内容和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具体路径。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 以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要求,也要反映进入新时代后的经济特征,其特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定位。现代化区域体系要求一方面彰显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优势,另一方面推动城乡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 不负嘱托再出发 奋力创造新奇迹

    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浦东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新征程、新方位、新使命,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将赋予浦东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 时政微视频丨新时代 浦东扬帆远航再出发

    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展望未来,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