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决胜2020丨心有所“薯”,甜蜜的事业

2020年11月30日15: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2020年11月,记者来到陕西西乡白龙塘镇。初冬的早晨略有一丝凉意,正适合来个软糯香甜的烤红薯。这亲切而熟悉的味道,开启了我们寻访甜蜜事业的一天……

  白龙塘镇位于西乡县东北部,属于浅山丘陵地区。这种地形适合生长高淀粉型红薯,而这也是红薯香甜的关键要素。带我们去红薯加工厂的路上,白龙塘镇党委书记杨邦安说,全镇目前种植了接近两千亩的红薯,带动60多个贫困户。2019年加工厂建好之后,以每斤6毛的保底价收购红薯,高于市场价约25%。这不仅保障了农户的收入,也带动了白龙塘红苕这个传统产业。杨书记计划明年进一步延长食品加工链,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到达红薯厂,厂长张滨正在试吃新收上来的样品。“种在沙地的红薯比黄泥地的更好,香甜度高。”张滨是土生土长的白龙塘人,在外经商20多年,去年返乡办厂。他发现老家的土质适合种红薯,但本地品种的口感不够好,为此他专门引进了新的薯种。谈及初心,张滨希望自己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裕,让家乡的资源得到有序开发。从建厂到现在,红薯加工厂为38个就近农户提供就业机会,今年收购本地红薯1800多吨。

  2019年,屈有录与甜蜜的事业结缘,开始在红薯加工厂上班。在这之前,打工人屈有录24岁就离家,去过广州也去过杭州,却始终没有什么归宿感。2017年,白龙塘镇脱贫145户499人,这其中就有选择回家的他。

  在屈有录的文章里,家乡钟灵毓秀、民风淳朴: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漂泊了祖国的南北大地,等我回到了陕南这山水小城西乡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只有家乡这泼满油辣椒的热面皮最能承载自己内心的故土情怀。”

  “现在我既能照顾自己的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真的挺幸福的。”屈有录遗憾没能陪着女儿长大,而现在他终于可以在家检查儿子的作业,做个“严厉”的父亲。

  现在的西乡,农户收入稳定了,出行方便了,守着家门口就有很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的路上,无数人留下过汗水和泪水。有效的脱贫举措从来不会让人单打独斗,都是以众人的智慧,呈现出扶贫的新气象。

  他们在甜蜜的事业里心有所“薯”,而春天也就要到来。

  制片人丨温露 张鹏军

  记者丨张之鹤

  摄像丨侯丕东 西乡融媒体中心 罗晨

  剪辑丨方宴宾 王晓丽

文章关键词:甜蜜的事业 龙塘镇 红薯 农户收入 油辣椒 贫困户 民风 初心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脱贫攻坚万里行】 独龙族人爱上“甜蜜的事业”

    吃罢早餐,离开贡山县城,翻越连绵陡峻的高黎贡山,下午两点左右抵达大西南“原始秘境”——独龙江乡。”受珠海何伯团队指派、负责独龙江乡养蜂培训的技术员李文松说,独龙江一带曾长期与外界隔绝,蜜蜂是独有种群。

  • “糖丸” 的记忆 | 中国有故事

    1955年,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牵头研制疫苗,对抗脊髓灰质炎。 2000年7月11日,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雪糕品尝师”走红网络 每天尝20根雪糕常喝红糖水姜茶

    炎炎夏日能够有雪糕无限量供应,或许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对于95后女孩封媛媛来说,则是甜蜜的事业。”  封媛媛说,“朋友们都羡慕我夏天有一冰柜雪糕可以吃”,而她自己也对工作内容很满意,“雪糕完全不会吃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