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刘云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这是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戚墅堰所)高级技师刘云清对工匠精神的切身体会,凭着这种精神,他从一名普通的机械设备维修工成为了智能设备制造专家。如今,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数控珩磨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不仅满足着本公司的生产,还实现了对外销售,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刘云清看来,把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下去同样重要,当初跟着他一起做项目搞研发的徒弟,现在也早已成为各自研发项目的负责人。
说起这套自主研发的数控珩磨机,绝对是刘云清的得意之作。最新的第七代机型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不仅精度极高,而且可以与手机通讯,维修人员可以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者可以时刻了解设备的生产数据。很难想象,这样一台先进设备的研发是从一台报废加工中心的改造开始的。
2008年,中车戚墅堰所的进口数控珩磨机总是出现问题,而且维修成本高,时间长,当时的刘云清就提出想要自己研发数控珩磨机。经过多次的方案制定和可行性分析,刘云清利用一台报废的加工中心开始了珩磨机的研发,经过半年多的设计制作和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当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时,各项指标都优于进口设备。
这种敢于挑战先进的底气何在?来自于多年的一线工作积累和学习总结。1996年刚到中车戚墅堰所工作时,刘云清被分配到了设备部的维修班从事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当时的他就认识到只有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得到认可,就这样,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他也主动去干,平时遇到问题积极向师傅和同事们请教,空余时间就认真学习各种设备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一年多以后刘云清成为了单位的维修骨干。后来,随着公司数控机床的逐渐应用,刘云清意识到未来将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维修人才,于是他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掌握了数控设备维修方面机械、电气、液压以及控制参数等的维修知识。“我几乎把所有的和金属加工相关的设备都修了个遍,后来慢慢的在公司里只要数控设备出现故障领导和同事第一个想到解决的人都是我。2002年以后,我开始在维修进口数控设备的时候尝试改造。这些年经过我改造的各类数控机床大概有6-7百台,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的都有。”刘云清说。正是这些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奠定了刘云清向智能设备制造专家进步的基础。
这种底气来自于坚持不懈、认真负责的韧劲。“刘工对待工作的认真和钻研精神是我从他身上学到最宝贵的东西。” 中车戚墅堰所齿轮传动事业部维修工段副工段长董国节这样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一个零件的加工问题,刘云清足足花了三个月反复实验,最后居然在一个漏油的“小意外”中解决了。“这看似偶然的成功,如果没有我们的坚持,即使早放弃一分钟,那三个月的努力就是白费的。”刘云清说。如今,珩磨机的研发制造已经持续了12年,研发团队仍然坚持着当初的那股韧劲。
这种底气来自于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就是要不满足于完成基本的工作,要在此之外做个有心人和用心人,注重在工作中总结、思考和提高。”刘云清说。自研数控珩磨机的每次迭代无疑都是一次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过程,这就需要不断总结上一次的研发经验,同时要根据新的生产需求做出相应的优化。“有价值的创新一定是要解决一线生产的痛点和难题的,这需要扎实的基层经验的积累,不能与一线断层。”刘云清的徒弟黄彬这样说。如今黄彬已经是中车戚墅堰所新产业事业部集成装备业务主管,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之下,黄彬现在正独立负责一项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研发,向这个被日本垄断了30年的技术发起冲击。
这种底气来自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在刘云清看来,工匠精神的分享与传承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智能制造时代,亟需具有广泛知识面和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综合性人才。据中车戚墅堰所工会主席刘建华介绍,目前中车戚墅堰所已经成为江苏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试点单位,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出台了多种措施,在全公司营造尊重技术、尊重劳动的氛围,鼓励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性人才。2015年,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给来自于不同岗位和工种的优秀人才搭建了交流学习和协同合作攻关的平台,不仅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我对团队都是毫不保留的传授我的经验和技能,希望尽快让他们都能独当一面。”刘云清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刘云清:“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刘云清一家在民宿小院里幸福合影。” 刘云清是龙泉关镇黑崖沟村人,高中毕业后,在保定市区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娶了媳妇、生了二胎,还买了房和车。
一个微米,就是0.001毫米,面对这样的精度要求,刘云清沉下心来,摸透了每一个零件的偏差度,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愣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十几万的国产设备达到上百万的进口设备都无法达到的精度要求,这正是刘云清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