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焦点访谈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些做法,管用!

2020年12月06日17: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绝对贫困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并不意味着贫困不会再出现,尤其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四五”期间,将把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作为重点,脱贫攻坚战将向常态化转变。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医药卫生制度如何从健康扶贫转变为健康防贫呢?

  安徽金寨大湾村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特困村。2014年,村里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高达71%,好些家庭“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村民周秀凤,父亲因为胃癌去世,母亲冠心病、高血压缠身,女儿又患慢性骨髓炎,全家病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大湾村,与周秀凤家有着同样遭遇的农户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阻碍困难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大湾村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资源,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帮扶机制。村里建起两处卫生室,各配备2名医生,给每个贫困户明确家庭签约医生,防止“小病不治成大病”“小病没发现,大病花大钱”。

  金寨县中医院也安排医务人员,定期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并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群众实行一对一医疗帮扶。安徽省实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的综合医疗保障全覆盖政策。贫困户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和1万元,村民们称之为“351”政策;贫困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基本医保等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村民们称之为“180”政策。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来看,因病致贫占现在农村贫困人口的40%左右,偏远山区的占比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因此,健康扶贫是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我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项制度推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而为了搬掉疾病这块阻碍困难群众致富的“绊脚石”,不仅国家在行动,很多医务工作者也加入其中。

  刘海鹰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每逢周末或是休息时间,刘海鹰就会和他的团队一起到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地区进行义诊。

  在这些地区,脊柱疾病高发,这些被重症脊柱病折磨的病人,身体像折起来的弯刀,头能抬到膝盖的高度已是极限,成了俗称的“折刀人”。在望不到边界的大山里,“被折叠的人生”也看不到希望。刘海鹰和他的公益基金会,将这些贫困群众带回北京,并免费为他们手术。

  九年来,刘海鹰和他的团队行程近20万公里,先后为6000余名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进行义诊,为109个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带来重生希望。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这几年来会同相关部门一起开展了县级医院的对口支援,截止到现在组织了1007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832个贫困县的1172个县级医院,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截止到2019年底,大概有8万余人次的医务人员支援了贫困地区的县级医院的管理和诊疗,组织了80万基层医疗人员来去摸清贫困群众患病情况,提出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就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还有就是重症兜底保障一批。”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让健康维护的关口前移。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主要是贯彻落实卫生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近些年,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还有城乡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工作,让群众逐步养成一些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源头上来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蟠龙社区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最大的安置点,这里入住了来自全县25个乡镇的2157户易地搬迁户,共8504人。搬迁到安置点后,据卫健部门2018年做的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蟠龙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居民卫生意识较差、生活习惯不良等影响健康的问题广泛存在。

  对于这些从大山深处搬来的群众来说,光治病看病有保障还不够,从长远来看,要稳得住,还得加强健康管理,从预防着手。而要真正从农民变为新市民,首先就是要摒弃过去旧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今年68岁的搬迁户蒋发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癫痫病,身体一直不好。医生发现,蒋发祥的这些疾病跟他之前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抽烟喝酒,喜欢吃麻辣的。

  改变,谈何容易。这些村民没有搬迁之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很多生活习惯都延续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除了生活方式需要改变,想要健康,饮食习惯更要改变。

  贵州遵义市桐样县燎原镇卫生院院长季正飞说:“比如他们喜欢吃油腻的,还有腌制食品,腊肉、香肠、腌菜。这些东西含盐量高,肥肉脂肪量也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导致很多慢性病的发生。”

  为了让大家尽快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当地的社区医院为每家都准备了一个健康包。

  季正飞说:“健康包里有一个控盐勺和控油壶,一勺盐是6克,高血压病人要控制在5克以内,就是一勺要少一点,一个人一天的量。如果一天3个人,最多只能舀3勺盐来吃。”

  靠着这种简单易懂易操作的办法,许多像蒋发祥一样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学会了精准地控盐控油,清淡饮食,通过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而在全国其他地方,为了改变当地群众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用了很多办法。

  江西吉安永新县对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贫困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巡访,为他们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而在四川广元,开展健康促进和教育不仅仅只依靠医生和干部,当地的卫健部门通过培训村民,让他们成为“健康明白人”,然后再向乡亲们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各地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健身行列中来,在江西吉安杉溪村,原先村民们闲暇时就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既不健康也容易产生矛盾。如今每天的一早一晚,在安置小区的舞台上,就会聚集起一群跳广场舞的村民。

  在贵州桐梓县的蟠龙社区,社区内不仅修建、完善了健身设施,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场所,同时还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健康小屋和健康步道。

  贵州遵义市桐梓县委宣传部长李思维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市民健康新生活的创建,使群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新高度。2019贵州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5.63%,桐梓县蟠龙社区安置点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1.30%,高于同期贵州省同期水平的5.67个百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融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的生活之中。”

  由于疾病本身的不确定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也将长期存在。随着健康促进和教育的不断深入,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改变一个人祖祖辈辈形成的生活方式是很不容易的。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关口前移“治未病”,就是要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显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像节目中说的那样:“这项工作可能眼下不会显绩,但是需要一直做下去。”这既需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长效机制,在政策层面去解决,还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尽心尽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文章关键词:因病致贫 返贫 慢性病 健康促进 大病 蟠龙 村民 大湾村 十四五 桐梓县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的脱贫智慧】扶贫先扶智!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请查收

    在重庆盐井村,因病致贫的村民罗洪俸再也不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了,“学前班要交保育费,那个当时就免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女孩力洛因为家贫被妈妈劝说辍学打工,在扶贫干部帮助下终于重返校园 ……一个个鲜活温暖的故事背后,教育扶贫激发了贫困家庭的奋斗决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 【中国的脱贫智慧】扶贫先扶智!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请查收

    在重庆盐井村,因病致贫的村民罗洪俸再也不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了,“学前班要交保育费,那个当时就免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女孩力洛因为家贫被妈妈劝说辍学打工,在扶贫干部帮助下终于重返校园 ……一个个鲜活温暖的故事背后,教育扶贫激发了贫困家庭的奋斗决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 焦点访谈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些做法,管用!

    九年来,刘海鹰和他的团队行程近20万公里,先后为6000余名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进行义诊,为109个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带来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县对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贫困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巡访,为他们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织牢社会“保障网” 托起群众美好生活

    “十三五”期间,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屈栓玲一样,“十三五”期间,截至2019年底,我国963.4万生活困难残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其中300万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作为单人户领取低保。

  • 山东惠民: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 巩固脱贫成效

    这两年,山东省惠民县运用大数据平台,创新扶贫模式,减少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成效。原来,薛乃伟的妻子丁华梅患有慢性肾衰竭,做透析每月要花费1500元,这对薛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 河南省健康扶贫现场会在周口市郸城县召开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标准,聚焦因病致贫返贫特殊困难群体,聚焦贫困地区卫生健康发展的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有效阻止了“病根”变“穷根”,大大增强了困难群众战胜病魔、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会议强调,要保持攻坚态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能力,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推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这五年,百姓生活变化大!

    这五年,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排名,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的变迁。这五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累计超过249.8亿人次,年均增长10.7%;出境旅游人数合计超过7.8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8.3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208.3亿美元,年均增长4.5%。

  • 医保“三重保障”制度让我国因病返贫人数显著下降

    以大病保险为例,目前我国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较普通居民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和大病重病医疗费用负担均得到有效减轻,对缓解贫困和帮助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 沙画视评:创新“扶贫”举措,提高“脱贫”成色

    10月17日是第七个“全国扶贫日”,决胜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脱贫”之际话“扶贫”,是必要,更因重要。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希冀,也浓缩着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初心,孜孜以求的情怀。

  •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健康之基——国家扶贫日之际透视健康扶贫成效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健康之基——国家扶贫日之际透视健康扶贫成效 “脱贫攻坚收官后,我们还要将大病专项救治对象范围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一步扩大到县域人口。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