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黄河潮 > 正文

【地评线】映象网评:助力脱贫攻坚,郑太高铁铺就百姓致富路

2020年12月07日11:28  来源:映象网

5034

11月20日6时55分,随着D55562次高速列车从郑州站开出驶向太原南站,标志着郑太高铁全线正式开始按图试运行。(11月20日《大河网》)

郑太高铁位于河南省与山西省境内,线路全长428.9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250公里,包括已开通运营的郑州至焦作段(即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和新建太原至焦作段,线路途经焦作、晋城、长治、晋中、太原等地市,设焦作、焦作西、晋城东、高平东、长治南、襄垣东7座车站,是国家规划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规划的“米”字形高铁网西北方向衔接山西省规划的“大”字形高铁网东南方向的大动脉,更是一条助力太行山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致富路、红色旅游观光线、产业转型新引擎。

郑太铁路是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建设与发展不仅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郑太高铁开通运营后,革命老区群众将迎来乘坐高铁出行的时代,将让阻隔的太行山从此变通途,有效提升晋东南地区的地理站位优势,改善太行山革命老区群众的出行条件,加速山西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员、物资、产业、文化、信息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高铁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服务百姓便捷化出行的支持作用,为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注入新活力。

郑太铁路是助推红色旅游的观光线。“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河南”。郑太高铁沿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巍峨秀丽,分布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太行山峡谷、青天河、云台山等人文风景名胜,更有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等经典革命遗址,是我国红色文化体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郑太高铁通车后,坐着高铁领略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旖旎风光和红色文化将成为人们到山西旅行方式的首选,对于弘扬太行精神,传承革命基因,发展红色旅游观光产业,建设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郑太铁路是助力产业转型的新引擎。“道路通,百业兴”。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素有“煤海”之称,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近年来煤炭经济的持续低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在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山西省所在的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将迎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郑太高铁建成后,必将为山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融入国内大循环提供坚实支撑、发挥引擎作用。(程跃杰)


文章关键词:脱贫 攻坚 郑太 高铁 责编:杨薇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王国生到南阳市调研时强调 巩固成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开拓创新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

    12月3日至4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南阳市桐柏县、新野县、南召县、方城县调研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建议。

  • 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长期接续奋斗的心血结晶。当前,我国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推进扶贫脱贫战略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基础。

  • 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全面推广山西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脱贫模式,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共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2.3万个,吸纳16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 教育部:“十三五”以来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88万人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指出,“十三五”以来,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88万人,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招入学政策,24个大城市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已经达到98.6%,85.3%的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或者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服务。

  • 【地评线】映象网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