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独家 > 正文

汇聚河南正能量 映象网召集知名网评作者畅谈心得

2013-12-17 17:59 来源:映象网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 大家畅所欲言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 大家畅所欲言

河南省委宣传部网宣处刘国明处长主持研讨会

河南省委宣传部网宣处刘国明处长主持研讨会

  映象网讯(记者 蒋宇飞 文/图)网络评论如何才能引发公众的共鸣?网络评论如何才能更好地传递正能量?12月17日,映象网邀请河南省多位知名网络评论作者召开研讨会,交流心得,探讨网络评论写作工作。研讨会由省委宣传部网宣处刘国明处长主持。

  李地耕、陈鲁民、黄齐超、张鑫磊、王文胜、安康、齐祺等十几位知名网评作者从各地赶来,围绕主题,各抒己见。

  大家普遍认为,相比较报纸评论、杂志评论,网络评论的门槛更低,形式更灵活,选题也宽泛,总之,网络评论更接地气,更能直抒胸臆,发出“老百姓自己的声音”。

  72岁的李地耕先生是洛阳市的一名老医生,他从小就有“文学梦”,却因为时代的原因,退休之后才有时间和精力重拾儿时的梦想。

  “2004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洛阳晚报》上发表,当时我只是对城市规划建设提了几条建议,没想到竟然就上了报纸,先前觉得望尘莫及的事情,突然觉得并没有那么难。我觉得,不管是网络评论还是报纸评论,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就爱看。”

  “看到自己的评论文章被选中发表时,收到邮递员送来的汇款单时,把汇款单换成现金交给老伴时,这是三个最让我开心的时刻。”李地耕说,写评论文章,让自己觉得老有所为。

  “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一员,我们在理论上、概念上、质量上可能没有专业人员的水平高,但是,我们身在基层,更接地气,更能准确把握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商丘的黄齐超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他纯粹是出于爱好而写作,每天都能创作两到三篇评论文章,一个月能发表三四十篇文章。

  “报纸的版面有限,网络的容量就大多了,评论的视角也相对草根化,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黄齐超说,每天的选材很宽泛,主要以理性分析、正面引导为主,网络空间需要正能量。

  齐祺是一名21岁的大三在校大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写作评论文章。他说,自己是山东人,但在河南上学,从关注校园内外的小事,开始尝试写作评论,后来视野拓宽,逐渐关注所在地的新闻事件,努力写出一名大学生的思考,表达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刘国明处长本身也是一位知名网评文章作者,笔名“黄河野人”广为人知。他认为,写评论文章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最主要的是要多想、多写、多练,“看问题的角度要高瞻远瞩,但在写作时一定落笔要低,平民化的语言和视角,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才能让网民认同接受,故作高深万万要不得”。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