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精神的力量】卡房姑娘:大别山下红色“小西藏”,谁人不向往?

2020-12-25 11:49:31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有一种精神来自历史深处,激荡于脱贫战场;有一面旗帜扎根人民心中,飘扬于大道康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引领行动,精神坚定信心。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河南“三大精神”,其发源地都处于“三山一滩”重点贫困区域,是河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曾经,“三山一滩”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集中了河南70%的贫困人口。现如今,在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三大精神”的引领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早已深深融入“三山一滩”地区乃至全河南人民的血脉之中,汇聚成了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为新时代河南更出彩、为河南“十四五”开好局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此,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特别策划《精神的力量》主题报道,探寻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密码,溯源实现全面小康背后的精神引领,齐心协力讲好河南出彩故事、展示河南出彩形象,为谋划“十四五”开局添砖加瓦。

 

 

映象网特派记者 郑北周 程琳 陈伟然 阮海峰 吴彦飞/文 段晋哲/图 路风浩/视频 发自信阳新县

张韡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又名杜鹃花,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群众眼中的“希望花”“幸福花”。作为新县最为偏远的乡镇——卡房乡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张韡(音同“苇”)对映山红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年春季,火红的映山红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大别山上下如同被一面巨幅的红旗覆裹。”

卡房的“红色密码”

张韡是个90后,2013年从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当很多同学朋友留在郑州或去往北上广深时,她选择回到了家乡。从小耳濡目染革命史实、在大别山精神的熏陶下长大的张韡,第一择业志向就是回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担任讲解员。

有一次讲解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眼含热泪,颤颤巍巍地站在烈士纪念碑处,久久不愿离去,张韡至今无法忘记老人颤抖的双手和红肿的眼睛。那一瞬间,一种强烈的意识猛然撞击张韡的内心。“就像触电一样”,张韡后来回忆说。此后,张韡决定到一线去,追随内心的那股强烈意识,去践行大别山精神。2019年,张韡通过了相关考试后来到卡房乡,从一名讲解员变身成为敢拼敢闯的基层干部。

卡房乡革命烈士纪念碑

“卡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带,是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起飞地,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地,它还是鄂豫皖便衣队最早推广地、鄂豫独立团根据地、鄂东北道委所在地。”一谈起卡房的红色历史,张韡便滔滔不绝。她说,自己来到卡房与大别山里的这片“红色”是分不开的。

90多年前,无数卡房人抛头颅洒热血。大革命时期,仅有15000余人的卡房乡,就有8000余人投身革命,献出了沈泽民、张宗杏等共产党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并留下了一大批遗址遗迹——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第四分院旧址、卡房暴动旧址、铁寺寨战斗旧址、五更松、红军洞、红军墓等。

90多年后的今天,卡房人口9400多人,还远未恢复到大革命前的人口总量,但卡房乡的党员干部秉承着先烈们的遗志,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发展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如今的卡房乡有在职干部30多名,在卡房工作超过30年的2人,20年以上的6人,10年以上的8人。卡房民政所所长21年前从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主动要求调到卡房工作,从26岁一直干到了47岁。群工站长两口子一起在卡房工作了七八年,把孩子放在县城上学成了“留守儿童”……

鄂东北道委旧址纪念馆

看着发生在身边这一个个扎根大山、坚守基层的故事,让刚来到卡房的张韡很快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她跑遍了这里的每一处红色历史遗迹,用笔记本记下发生在这里每一个红色故事。

“别人都是往外走,你咋还往回走哩?”卡房很多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乡里却来了年轻姑娘,乡民们很好奇。每每有人问起她为何选择来卡房,张韡总是会开着玩笑回答他们:为了卡房的“映山红”。

百里杜鹃映山红

映山红

开在山崖、不畏贫瘠、毅然傲骨,天然在此的杜鹃花,被称为烈士鲜血染红的花朵,恰如大别山区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2020年4月,卡房乡首届“杜鹃红”文化旅游季开幕时,张韡看到大规模、原生态的映山红,鲜艳无比、蔚为壮观。从那时起,那份“坚守大别山”的信念就在张韡心里扎下了根。

卡房的这片映山红不仅深深吸引了张韡,也引来土生土长的卡房人胡良友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的胡良友

“杜鹃花花瓣可以食用,当年红军战士们饿了就吃杜鹃花充饥。杜鹃花很顽强,在零下20度和高温40度之间,都能够生长。”从县林业局退休后的胡良友,回到王畈村戴河大湾,依靠自己的专业,精心培育杜鹃,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映山红种苗繁育基地——杜鹃谷。

“当初他们都说种不成,我不信,我就是要种出来。当年革命先辈守红旗28年不倒,就是打破不可能”。胡良友刻苦钻研,如今成功培育出五彩杜鹃、日本紫藤等50多个杜鹃树种,栽种古桩杜鹃2万株、杜鹃小苗50万株。

以花为媒、以红为韵,杜鹃谷成为了带动“人财物”下乡、促进“农文旅”融合的创新载体,扮靓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发展主体。

如今,除了大批订单外,杜鹃谷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杜鹃,胡良友不仅售卖,还开设了培训班教授种植技术。2020年吸引游客2.3万人次,带动4个村累计增收4万元,解决了300余村民、40余贫困户就业问题。

新县“小西藏”

卡房的古村落

在卡房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新人报到的“第一课”就是从“十八拐”晕吐到乡政府。作为新人的张韡自然也经历过“这一遭”,现如今负责卡房旅游工作的她却说:“正因为这山路‘十八拐’造就的自然风光,让卡房每年都游客不断。”

隆冬的卡房,溪水泠泠。大别山脉苍茫连绵却不显凋零,枝丫在一层薄雾下变得柔和温婉。午间炊烟袅袅,古旧村落在山间隐约浮现。偶有清脆铃响,是成群的骡子在山间小道上奔忙。

这里留下了近于原始的自然风貌和醇厚的风土人情,处处透着未经雕饰的美,原生态的纯净抚慰人心。因此,卡房有着新县“小西藏”之称,红色遗迹、古色乡村,配上崎岖的“十八拐”山路,成为了无数城里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上菜喽!农家自己晒的萝卜干、腊肉,大家尝尝鲜。”卡房民宿“青山里”的主人刘光正在招呼游客用餐,即使不是周末,农家乐生意也相当火爆。

在卡房开设民宿的刘光夫妇

刘光是郭家河乡人,一直以来都在外务工,听说卡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于是夫妻二人辞去工作,在卡房居畈村开起了民宿。从前寡言少语的他,如今不仅忙前忙后地招呼游客用餐,挂满笑容的脸上还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比在外打工好太多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房间都住满了。”刘光说,卡房原生态的风景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很多人成为了他们的常客,隔三差五就要来这里过一把摄影瘾。

“卡房的红色资源、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旅游业是卡房的不二之选。”80后的詹晓光是卡房乡的乡长,据他介绍,卡房全域旅游起步早,从2000年开始就采取保护性发展,坚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封山育林,如今卡房已进入到第二个十年保护期,不搞大拆大建,不用外来建材,不做粉饰装点,坚持“纯天然、原生态”。

近年来,新县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的生态旅游模式,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把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把村庄作为一个小品来设计,乡村旅游“串珠成链”,“九镇十八湾”魅力绽放,构筑点、线、面多层级全域旅游大格局。

得益于此,卡房也初步形成了红色引领、绿色生态、古色飘香的发展格局,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让无数卡房人的钱包也鼓了起来。而这一切,离不开像张韡这样基层干部的努力与付出。

“泥土越少抓地就越牢,空气越稀薄绽放得越鲜艳”

冬日醉美卡房

卡房是新县最偏远的乡镇,距离县城75公里,70分钟车程要经过75处弯道,因过去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存在明显短板。乡里的工作人员安全饮水都成问题,日常用水是含泥沙的河水,饮用水要从1公里外的农户自打井里取用;职工洗澡需要自己烧水,部分人员使用的还是又脏又臭的旱茅厕。如今30多名干部还分散住在5栋楼上,下午2点以后就没有回县城的班车,遇到雨雪极端天气要绕道湖北省回到县城……

因为地处偏远,来到卡房的张韡,对家庭的照顾很少,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扶贫干部,两人常年驻守在乡镇,三岁的女儿由家里老人照看。张韡有时候感叹,自己在卡房照顾留守儿童的时候,总会想起女儿,虽然同在一个县,女儿也好像留守儿童一样,只有偶尔的周末才能见到爸爸妈妈。尽管环境艰苦,尽管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像张韡这样的卡房基层干部们仍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儿、一股子钻劲儿、一股子拼劲儿,坚守卡房扶贫一线。

来到卡房工作的张韡继承发扬大别山精神

在河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新县依靠“大别山精神”的引领,在2018年提前宣告退出贫困县,是河南大别山区的第一个脱贫县。无论是在卡房还是在整个新县,有无数像张韡这样的基层干部、胡良友和刘光这样的返乡创业人才,他们像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一样,环境越艰苦生存得越顽强,泥土越少抓地就越牢,空气越稀薄绽放得越鲜艳,血液里流淌着的“大别山精神”,让他们无惧艰苦的环境,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扶贫攻坚战。

如今的卡房,早已顺利脱贫,正在小康的道路上扬帆起航。人们对卡房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热烈追逐,也在短视频平台上带火了这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越来越多像张韡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战场中。

大美隐于山,大美隐于林,大美隐于村,大美隐于卡房乡。

去吧,去卡房。一个红色土地上的原生态“小西藏”。

文章关键词:精神的力量,大别山精神,卡房,映山红,杜鹃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