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⑦】抗日救亡 先锋舞阳
映象网
2021-02-03 09:21:27 

编者按:每一个红色遗迹都深藏着一段红色记忆。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百年初心依旧。

为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映象网特推出《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系列报道,寻访河南红色遗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初心,讲好中原红色故事。

映象网记者 杨增强 见习记者 陈震宇

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灾难最深重的一段历史。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其间,在舞阳这块热土上,也发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特别是在外学习的青年学生纷纷返回家乡,组织成立舞阳青年救国会。范文澜、冯纪新等领导河南大学战时工作团与舞阳青救会一道,深入舞阳城市、乡村,使舞阳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促成了全省青年抗日组织——河南青年救亡协会在舞阳成立。

舞阳青年救国会成立

1934年,蒋介石在加紧对根据地“围剿”的同时,更加紧了对各地的独裁统治,当时国民党政府在舞阳实行了空前的白色恐怖,使党的活动在1935年间一度停止。

1935年12月9日,一致对外的“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舞阳的爱国青年学生也积极地参加了这场抗日声援运动。当时在外上学的臧文德、苗宝泰、樊春秀等舞阳籍青年学生回到家乡,发起爱国宣传,在樊春秀家成立了旅外学生假期联合会,并于1936年1月7日成立“舞阳留外学生假期救国宣传会”,向全县人民报告“一二·九”爱国运动的伟大意义及其经过,借以唤起各界同胞共负此救国运动之责任,并发表通电。在县城各学校和广大群众中进行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舞阳县各界人民积极要求抗日。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及时从延安派中共党员陈遗回家乡舞阳,恢复重建中共舞阳党组织,与此同时,舞阳在外求学的青年学生也纷纷返回家乡,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成为抗日的先锋。

1937年11月初,舞阳县青年救国会成立,并开始创办刊物,演出抗日剧目,大力宣传抗日救亡。至1938年6月,全县共建立43个青救会组织,有6000余名会员,活跃在全县城乡各个角落,成为河南省青年救亡工作典范。

舞阳青救会是一个由爱国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救亡组织,1938年元月,中共舞阳县委建立后,根据上级尽快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的指示精神,逐步将青救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最终使青救会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救亡组织。

河南青年救亡协会在舞阳成立

抗日战争初期,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大会在舞阳县城城隍庙召开。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青年携起手来,共同抗战救亡的呼声从舞阳发出。

1938年上半年,正值全国抗战宣传活动高涨之际,全国各地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救亡宣传。河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50多个县先后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救亡团体。中共河南省委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决定成立一个公开合法的、全省统一的青年救亡组织,团结在党的周围。并要求协会的成立大会要到全省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最活跃、群众基础最好的地方去开。这个地点就选在了舞阳。

为推广舞阳青救会的工作经验,中共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于1938年6月5日至11日在舞阳召开了全省青年救亡团体代表会议,成立了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通过了青年救亡协会的会章,并向全国发表了《河南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宣言》,号召中原千百万优秀青年男女携起手来,保卫大河南。

这次会议的召开,把河南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引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成为全省青年运动向前迈进的一个新的起点。

传承红色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舞阳县青年救国会旧址就坐落于如今的舞阳县博物馆内,这里不仅是一处优秀的古代建筑群,还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它也正在默默地记录和诉说着那一段雄伟壮丽的红色故事。

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康耀辉向记者介绍,舞阳县各项党政工作的广泛和良好开展,离不开这段红色的记忆、历史的传承。“每年的清明前后,舞阳的各个中小学师生们都会来到博物馆,祭奠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县区各局委、机关党组织也常常在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以说舞阳县从青少年到各单位,都是在红色的基因下传承、成长。”

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儿女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事业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而舞阳县的青年抗日救亡运动,更是这场历史洪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去映象网看河南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