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河南春晚出彩出圈 中原文化入味入心

2021-02-17 17:55:48   来源:映象网

本网评论员 刘克军 冯华

月溅星河,时空斗转。

盛唐1300多年后的一个绝美夜晚,一群叽叽喳喳的唐朝小可爱,从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中雍容出镜,沿着AR凝聚的大唐宫墙一路娇憨俏皮地梳妆、嬉戏、拾遗而后幻归陶俑,给新时代的我们呈现了一段深醉不醒的华美梦境。

这是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

亿万网友惊呼:这是什么神仙节目?再来亿遍!

无数大咖论断:堪比《七子之歌》、《千手观音》!

一向寂寂无闻的河南春晚,何至于平地惊雷、“王炸”出圈?

源于传承创新——

文化与AR融合,这群唐朝小胖妞儿,和抖音、快手的“国风”小姐姐没啥两样,共鸣、共情有了;

5G赋能,“国宝”在“国潮”“国风”背景下栩栩如生,舞台成了“博物馆奇妙夜”,文物瞬间“活”了;

太极坐上火箭叩问浪漫星河,八千年骨笛吹响新“国乐”,历史文化与复兴梦想完美融合,自信、自豪感爆棚了。

“穆桂英挂帅”搭上“白衣执甲”,传统文艺有了雅俗共赏而又鲜活的现实催泪解读。

河南是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文化如何走出去?需要让文化复原、文物复活,与时代共鸣、与世界对话。

《唐宫夜宴》通过5G+AR技术融合创新,用当代人的审美讲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故事,瞬间激活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与向往。

文化涅槃、一鸣惊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深入骨髓的,一旦被创新发掘,则未来无限可期。今后,我们怎么讲好河南故事?怎么做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这届河南春晚给了一个优秀的答案。

源于文化坚守——

河南春晚“出圈”之所以会炸,和B站凭借《奔涌吧,后浪》一鸣惊人异曲同工。

沉寂了太久,苦守了太久,往往不被看好甚至会被嘲笑。

这不能怪大家。河南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文化立台”、文化苦旅,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无非《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圈内人都知道,做文化很难,坚持做文化更难,想让文化创新传承无疑难上加难。

但正是这份文化坚守,在物欲横流时的守望花开,更显得弥足珍贵、令人动容。

如果没有《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很难想象河南春晚会有“穆桂英挂帅”的《白衣执甲》、太极坐上火箭的《天地之中》、贾湖骨笛吹奏的《笑傲江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以赤子之心坚守,历史与现实、千年传奇与现代审美终归美美与共。

圈内一位互联网大咖说:低调大气,潮范十足,河南春晚牛完了。

这届河南春晚,配得上这份殊荣。

源于走心用情——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也不能把我们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

能让亿万网友“种草”河南春晚的,除了“神仙节目”的颜值,更在于其走心、用情——唯有最真诚的艺术,才能打动人。

在这个动人心弦的时代,河南春晚的每个细节都直抵人心。

亿万网友怒赞,大象哥想低调都不行,实力它不允许哈!

实力源于底气。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的底气,来源于河南广电的改革创新理念。谁来导演春晚?凭创意说了算。80后的陈雷就是通过竞聘演讲,成功执导了这场被誉为“王炸”的河南春晚,通过互联网思维让这场“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演出成功“出圈”。

底气源于懂你。这几年,河南广电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路线,“六化管理”、锐意改革、创新机制,要求“好节目”务必“在一线、在基层、在现场、在身边、在心里、在一起”,推出了《雄关》《吾辈》等一批爆款作品。走心如斯,河南春晚出圈也是必然。

出圈就是出彩。河南春晚顶流而上,让我们看到了黄河文化的自信、开放与包容,看到了文化传承创新乃至复兴的希望。我们有理由期待:面对新的一百年,大象台可以更好地从故土出发,沿着文化传承创新之旅,从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创新更多顶流作品,让东方文化气韵真正传颂四海。

文章关键词:河南春晚,中原文化 责编:徐宁宁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