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厚重河南 出“奇”制胜④再续博物院奇妙夜,唐宫小姐姐串场元宵奇妙夜刷屏 中原文化这样“C位”出圈

2021-03-01 09:52:59   来源:猛犸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宋迎迎

  “以往的河南,总是不显山不露水。为啥今年春晚和元宵奇妙夜却接连走红?”伴随着两场晚会的走红,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在“刷屏式点赞”的同时,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如果把春晚的走红看做是河南文化的“初次亮相”,此次元宵奇妙夜的“二度出圈”则再次证明,在坚守传承的同时,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站在百姓视角进行创作,就一定能够拿得出耐得住时间耐得住看、自带“顶流”的文化作品。

  (莲鹤方壶在河南元宵奇妙夜惊艳亮相 视频截图)

  “妙”在哪儿

  说的是中原文物,讲的是中华盛世

  一个是青铜时代的绝唱,一个是中华盛世的歌声。澄澈不可方物的莲鹤方壶,搭配上国风歌手的演绎,让《莲鹤方壶》在河南元宵奇妙夜惊艳亮相。

  虽然整场节目只有30分钟,但其中却包含了众多知名的河南文物。“唐朝少女”变身“陶俑美人”,穿越到今,在河南博物院里与文物对话,开启了她们的奇妙之旅。这样的精巧设计,被观众再度称赞“让文物活了起来”。

  “文物之所以能够‘活’起来,是因为结合了今天的观众审美。”河南广播电视台艺术总监李暄对记者表示,每个文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无论《莲鹤方壶》《芙蓉池》还是春晚的《唐宫夜宴》,都是把文物幻化成看得见的现实故事,以古鉴今,讲述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比如,彩绘僕头胡俑欣赏小姐姐们翩翩起舞时用蹩脚的英语称赞“跳嘞不赖”(“Well fabulous ,good dance!”),而当她们邀请他“看我们跳舞去呀”时,这位大胡子“友人”边说正宗河南方言边摇头,“我还上班嘞呀”,令观众忍俊不禁。

  “王国生书记说,要用新技术、新理念让历史走进现实,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焕发新的生机、彰显独特魅力。元宵奇妙夜想要做的,就是把博物馆中的河南文物‘复活’,让它们与今天的审美结合,让人们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在李暄看来,如果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是唐朝仕女把观众带到了1500年前的大唐盛世,那么元宵奇妙夜就是用1500年前的唐朝仕女串起了如今的盛世中华。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电时评》对此评论称:“歌曲、舞蹈、戏曲、武术……30分钟的‘浓缩’表演中,歌曲《华夏》点题传统文化概览,《莲鹤方壶》唱的是同名珍贵文物中莲与鹤的爱情,戏曲《上元灯会》升华元宵主题,《五世请缨》凝结河南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情愫。这场不走寻常路的元宵特别节目,在文化元素的创新表达上作出有益尝试。”

  产生共鸣

  “我们只是把老百姓的文化自信表达出来而已”

  河南春晚走红之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肯定。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唐宫夜宴的火,是不是大家一时习惯了遍地流量的格局,恰巧上了一道“开胃菜”?

  李暄认为,短短半个月,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二度走红,良好的传播效果,再次肯定了坚守文化自信、“到群众生活中去”的创作理念。“很多人说我们在展示文化自信。其实,不是我们要让河南产生自信,而是观众让我们展示河南自信。拿元宵奇妙夜来说,大家想看什么?看盛世盛景,看咱们大河南挺直腰板走在发展大潮中。我们就沿着大家的想法去做,把河南古代与今天的盛世盛景都搬到节目中去。在满足欣赏需求的同时,让大家对河南的文化、发展产生自豪感。”

  创作满足了受众需求,自然就会与观众产生共鸣。李暄表示,《五世请缨》中安排了四个佘太君出征,很多网友一眼就看出,这是为了纪念边境牺牲的四名烈士。“观众懂我们的节目,这就是一种共鸣。当产生这种共鸣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火。”李暄说,这次元宵奇妙夜结尾专门鸣谢“全国网友、观众以及可爱的粉丝们”,就是打心眼里为这种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致敬。

  “元宵奇妙夜是春晚大IP中率先实现二次传播、成功‘出圈’的典型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认为,“趁热打铁”让《唐宫夜宴》实现了“长尾效应”,卡通符号的创作使唐宫小姐姐的造型成为文创IP。而小姐姐们在博物馆的“穿越秀”等明星在地标下的“国韵秀”,则让观众品味到了春晚大餐之后回味无穷的国风余韵。

  专家

  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歌曲、地标,把河南推介出去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河南省文史馆馆员董广安点评说,如果说河南春晚的走红,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自豪感,元宵奇妙夜则让我们再度感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本土悠久的文化通过现代包装,能够在新时代再度彰显出新活力。”在《芙蓉池》《华夏》《斗转星移》等节目中,应天门、明堂天堂、穿越古今的清明上河园、苍穹星斗下的登封观星台令人震撼,仿佛将人带到了满眼风华的唐宋盛世;在展示古代之美的同时,郑东新区的如意湖、大玉米等地标则讲述着现代河南的发展故事,古今盛景和谐交融在一起,激发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志敏认为,一方面应当尽快对河南文化“盘家底”,“这次我们是博物院里的文物出圈,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河南元素都可以出圈,比如戏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通过文旅产品开发,把诗和远方放在一起,不仅让河南形象活起来,也让更多人走进河南,树立活力河南、文化河南等新形象。

  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创作者多创作像《唐宫夜宴》《芙蓉池》这样的优秀文艺作品。“一首《成都》唱红了成都,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歌曲、地标,把河南的形象推介出去。”

  期待

  创作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让河南文化不断“出圈”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宣传部调研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断挖掘优秀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凝聚力,让文化资源成为发展动力源、文化魅力成为河南竞争力。那么,春晚、元宵奇妙夜相继“出圈”之后,河南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提升文化竞争力?

  “在市场化竞争的阶段,文化题材节目不能只靠话题博影响,而是要绝对依靠节目本身的吸引力。”杨建国认为,热闹之后的文化节目,才迎来真正的生命力考验。希望文艺工作者从河南的文化宝库中深入挖掘,从观众需求出发创作,打造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品力作。

  董广安则建议,《唐宫夜宴》《芙蓉池》等节目的走红,带动了人们对河南文化的兴趣,下一步,一方面可以总结经验,形成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在年轻人群体不断“出圈”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为契机,做好相关内容的文化产品开发、文旅融合产业开发,让文化不只是文化,让文化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真正形成河南的文化竞争力。

文章关键词: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