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年轻人不知啥是饥饿?从老一辈的“抗饥”路,感受袁隆平的“足食”梦

2021-05-31 15:19:24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记者 李昌 文/图

近日,音乐人一泽万,为缅怀袁隆平而改编的流行歌曲《稻因你而香》,登上抖音热搜。“是你让人们不再饥饿,金黄把苍白埋没”等金句,让网友感动之余纷纷传唱。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轻网友却留言:“饿着点健康”,“不知道啥是饥饿”,颇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忍饥挨饿并不是很久远的事,上两辈人都曾深受其害。今日,映象网将寻访三位有代表性的“饥饿患者”,用他们的讲述,来了解袁老爷子带领老一辈人对抗饥饿的历程。

【五十年代】舔碗经历写进身体基因

对于84岁的棉纺厂退休干部王全礼而言,饥饿就是见到吃完饭的碗,还忍不住要舔一遍。

“尤其是豫西地区,舔碗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日常。”王全礼说起年轻时一个邻居家里令人头皮发麻的回忆,一个刚嫁到本村年轻小媳妇儿,由于不好意思当着一家人的面舔碗,回到屋里便遭到了丈夫的一顿打。从那时起,当年的小媳妇儿,现在已经成了四代子孙的老奶奶,都一直保持着这个太不优雅的习惯。

20郎当岁那几年,饥饿感对王全礼而言,尤其刻骨铭心。家里兄弟三个,都是最需要能量的年纪,却终日因肚子空空而浑身乏力,为了省劲,全家人也不怎么说话,死气沉沉的。

“饥饿是什么感觉?就是身上每块肌肉都像海绵一样,迫切的呼唤着任何可以填饱的东西。”王全礼说,为了维持生存,有时候不得不吃一些树皮。在经过一次次对比后,王家兄弟发现,榆树皮是所有树皮里最好吃的。“榆树皮分里外两层,外皮剥掉,内皮煮好后剁成黄豆大小,就可以嚼了,”王全礼的表情有些复杂:“这种树皮吃了对身体损害不大,比较好拉出来。”

22岁那年的11月份,黄河滩旁那件关于饥饿的非典型经历,让王全礼印象尤其深刻。那时节,南飞的大雁恰在黄河滩旁驻足,由于它们所到之处,都是吃的麦苗,所以村民们经过一番争论后认为:雁屎能吃!于是一天清晨,他们将大雁半冻着的排泄物取回家,烧开后如同吃粥般咽了下去。

很多年后,当初的亲历者重聚回忆起此事,笑言:“现在想想,雁屎还是有机的哩。”

而王全礼在“抗饥”路上正苦苦挣扎的五十年代初,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工作。在前往安江农校前,他对自己的朋友说:“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他的这句壮志豪言成为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在安江农校任教期间,他一边给孩子们传播知识,一边研习“植物遗传学”,为他之后研究杂交水稻打下了基础。

【六十年代】饥饿是一枚小小的粮票

现年68岁的郑州师范学院退休教师刘罗友(应受访者要求改为化名)表示,饥饿是一枚小小的粮票。

他的少年时期,似乎只有关于一种食物的记忆,就是红薯。一天三顿的饮食,就是关于红薯的三部曲:早上,红薯汤;中午,红薯面条;晚上,炒红薯面。

这样重度依赖单一食材的后果,就是,吃得“往嗓子眼反酸水,胃里像喝酒一样烧得慌”,以至于后来参加工作后,刘罗友拒绝再吃一口红薯。

食物不仅单一,要命的是还限量,每家每户按人头分发粮票。成年人正常每人每月发24.5斤粮票,体力劳动强度大些的发26斤粮票。而少年儿童则根据年龄大小,分发每月14-19.5斤粮票。

刘罗友记得,有一个时期,自己每天定量拿到7两粮票。如何“科学”的分配这些定额粮票才最扛饿,让同学们反复磋商讨论。“试过一三三(早一两,午三两,晚三两),三三一,二三二等各种组合,发现基本上尿几回之后,肚子里都是空空如也。”

而六十年代的王全礼在焦作戏剧团担任团支部书记。当时最大的困扰,就是剧团的武生由于吃不饱饭而难以完成演出动作。王全礼找遍了关系,终于用粮票换到一些月饼渣、和饼干渣。“冲水后喝下去,很美味,”他笑着点评:“油很大,能扛饱。”

在当时,刘罗友和王全礼还不知道的是,能量供不应求的局面正在得到解决。1961年7月的一天,行走在稻田中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饱满的特殊水稻,敏锐的他意识到这正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灵感开始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如果可以人工培育杂交稻,那么水稻必将大大增产。但他的想法被无数人嘲笑为“不懂遗传学”。袁隆平没有放弃,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实践之路。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七十年代】人人琢磨丰富食物品类

身为体验过挨饿的最后一拨儿人,71年生人的河南省餐饮协会副会长侯占伟的记忆,则多了一些喜剧色彩。

70年代,还是开封通许县孙营镇一名儿童的侯占伟,他的饥饿记忆更多与食物单一有关。

每天回家,头等大事就是关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很可惜绝大多数时候,家里都是红薯、面条、玉米面饼子。

一天,家里为了走亲戚备了一包点心。家里5个孩子流了一天口水,最终禁不住诱惑,打开牛皮纸袋大快朵颐一扫而空。为了逃避随之而来的灾难,他们想出了一个“妙招”:用土坷垃和煤渣重新包了一包“点心”。当然,偷梁换柱在第二天就被发现了,五个孩子又吃上了新鲜的——屁股上吃了不少笤帚疙瘩。

七十年代中期,王全礼从豫西调到郑州棉纺厂,生活境遇也改善了很多,在饮食方面也开始追求丰富。过年走亲戚时,席上会有鱼。但大家都默契的只舀上面浇的汁却不吃鱼,因为“鱼是主家为了充面子而用木头做的,但浇的汁是真的”。

而已经当上教师的刘罗友,家里也会出现一些副食品,比如将番茄捣碎后储存在输液瓶里的“手做版番茄沙司”。

那么,侯占伟是如何成为了体验过挨饿的最后一拨儿人了呢?原来,在七十年代初,为了加速培育试验,袁隆平来到了云南育苗,并于1970年11月培育出了一株被取名为“野败”的野生稻,这是所有杂交稻的母本。1974年秋天,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直接翻了两倍。随后,袁隆平又想方设法,一公斤一公斤提高产量,推出了二代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00到700公斤。1976年,全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粮食逐渐从稀缺品回归为日常品。

【后记】一粒粮食救起一个国家

87年,16岁的侯占伟来郑州打拼,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在当时著名的馆子——丽晶大厦成为学徒。第一顿员工餐吃得竟然是米饭和炒菜,这让他震惊到无以复加:“万万没想到,大米还能蒸着当饭吃,过去咱一直以为,大米就是配着红薯喝粥的。”几乎也是从那时起,王全礼和刘罗友家里的后辈,作为北方孩子,也几乎可以顿顿以蒸米饭作为主食了。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自从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后,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全国90%以上的水稻要么是袁老发明的杂交水稻要么就是杂交水稻的变种。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中国人要是把世界粮食吃光了,该怎么办?”面对国际社会这样的质疑,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用实际证明:中国人不需要靠任何国家来养活,我们靠的是自己。

文章关键词:年轻人,饥饿,袁隆平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与袁隆平是同窗好友!“瓜奶奶”上热搜!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她!

    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吴明珠奶奶数十年的研究和奉献。她是袁隆平的同学,两人分别影响了中国的瓜田和稻田。在她50多年的研究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 年轻人来了,旅游市场请接招

    这届年轻人既拥有实实在在的旅游消费能力和出游需求,其选择更具多样性,出行也更不将就。在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大背景下,面对年轻人磅礴的旅游需求带来的改变,旅游市场主体如何接招?

  •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深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 方城“土专家”与袁隆平的不解之缘

    “这几天袁老的音容笑貌、慈祥面容不断在眼前闪现,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5月24日,送别袁隆平院士,方城县育种专家于松昌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 映象网评:做一名济世的耕耘者

    我们要像袁老一样胸怀世界,关心普天之下的人民疾苦,勇做追梦人,敢于担当,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科学高峰,挑战未知世界。

  • 映象网评:党员干部要把“下田”作为毕生追求

    唯有像袁隆平那样,及时发掘出李建武这样埋头苦干的“下田”者,才能汇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慢新闻

香港金饰纯度更高?不实 香港金饰纯度更高?不实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