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百名老兵讲党史】张儒信:战场生死一念间 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为战友挡子弹

2021-06-29 15:35:44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历史与未来交汇,党心与民心共振。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之时,映象网推出特别策划“百名老兵讲党史”系列主题报道,聆听前辈革命故事,深挖河南红色资源,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奋进路。

映象网记者 徐孟国 实习生 张倩倩 通讯员 李德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着64年党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张儒信,对这句歌词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理解。

 

替兄上战场 保家卫国去

现住伊川县城关街道兴隆街的张儒信如今已86岁高龄,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无奈在父亲的带领下和哥哥一起到吕店镇张村租种地主家田地过活。1944年,刚上了一年私塾的张儒信就无奈随家人到处躲避战火,对破碎的山河感到异常痛心,也对当地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心生敬仰,从那时起他便暗暗立下了从军报国志愿。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在村里工作队的哥哥第一个报了名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但父亲和家人都不同意,一是哥哥刚刚结婚不久,二是家中租种的100亩地需要打理。

“我去,不能让人家看咱笑话。”15岁的张儒信虽然已经长成一米八大个头的小伙,但还是属于半个劳力,父亲平时不忍心让他干农活,更别说早早就离开身边去当兵了,但经不住张儒信一再恳求,最后只得同意他代替老大去当兵。张儒信和村里另外三个年轻人经过审查报上了名。当时报名的人不少,但是也有条件限制,年龄必须在18到25周岁。因张儒信个子高竟也被破格录取了。

“那时候可光荣了,村里为我们送行,让我们披红戴花骑上高头大马,一路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给我们送到了乡里。”张儒信那时就想,从军报国终于实现了,这一出去绝对不能“掉链子”辜负了乡亲,一定要干出点名堂。

 

一路打先锋 战场立功劳

1951年6月,张儒信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在赴朝作战的3年里,张儒信先后参加著名的金城秋季防御和夏季反击战等大小战斗数百次。

1951年,他和洛阳一起参军的新兵在安东(辽宁丹东)经过战前训练,就开始领棉衣步行跨过鸭绿江。当时营长到新兵里面挑人,一下子就看上了张儒信。刚开始行军是白天走晚上歇,后来为了躲避白天美军敌机的轰炸,倒过来成白天歇晚上走了。张儒信当通讯员有时候是骑马送信传递命令的,他说战马很通灵性,听到飞机尖叫,就会主动找树林躲避。

   张儒信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第五次战役后的一次防御作战,他说,当时敌我各自占领几处高地进行对峙,他所在的是全营连队分兵防守三处高地,营连指挥命令多是靠通信兵传达,张儒信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又是山路还要隐蔽接近,好在张儒信年轻,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在反击某号高地,表现英勇顽强,在继续完成通信任务数次多。”在张儒信的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立功表现一栏,这样表彰他的事迹,那次他立了三等功。在证明书的另一页,贴着张儒信当志愿军时唯一的一张黑白军装照。

 

生死战友情 别离心相牵

“我除了背有冲锋枪,腰里别的还有手枪,除了送信任务,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保卫首长的安全。”张儒信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那一次他和营长都差一点没了命。

1953年7月,人民志愿军进行大反击阶段,营指挥部随先锋二连前出20余里至桥远山某高地,刚刚攻下的阵地没有来得及进行仔细打扫战场,就移交给后续部队,但没有想到一处暗壕里仍然有残敌负隅顽抗,敌人用重机枪暗中瞄准营长就是一梭子,当时营长的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两名战士冲上前去将两枚手雷扔进了暗壕,张儒信当时就在营长身边,急忙猫腰扛起营长转移至一处洼地,呼叫卫生员为营长处理伤口,因营长受伤部位不易背送,张儒信就又扛起营长走了三四里路,才遇到担架队前来接应。

张儒信说,当时,他也没有发现躲在暗处的敌人,如果是正面看到,他会毫不犹豫扑上前去为战友挡子弹。因为,战场上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保卫首长安全就是身边通讯员的使命。营里共四名通讯员,营长、教导员、副营长、作战参谋每一名,无论是谁的首长遇到危险,大家都会这样去做。

1957年1月,张儒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哺育了我成长,是军队大学校教会了我做人做事,党的恩情永远不能忘记。”老人抚摸着金光闪闪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饱含深情地说。

 

一门九军人 辈辈守国防

记者采访中,提出想要为张儒信拍摄一张勋章照,张儒信的老伴一边为丈夫脖子上挂勋章,一边爽朗地笑了起来。

“女婿、侄儿媳妇都是咱家人,他们都是当兵的。”张儒信说,要说爱国不只我一个,光是家里当兵的就有9个人,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细数了家里的军人。老人育有三男一女,其中老三儿子张金伟和孙子张超毅都是当兵的,女婿杨永俊也是一名坦克兵。除此之外,哥哥的儿子张功也圆了父亲当初没有参军的梦想。张儒信的弟弟张和灵家里更是有四名军人之多,分别是弟弟张和灵、侄子张进伟、侄媳刘丽萍、孙子张昱昊。

“抗美援朝那时候我们有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现在国家强大了,建设得好了,人民军队更要担当起保卫祖国,保卫好人民的神圣职责。”张儒信简单几句话,道出了老战士的军旅情怀,也说出了他们爱国、爱党这一家风传承的缘由。

文章关键词:老兵,党史,张儒信,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