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台长专访|河南台台长王仁海:爆款频出的河南广电这样做党史教育节目的创新

2021-12-18 12:33:45   来源:映象网

|「广电独家」马良

“河南台以新闻立台,以文化兴台。”

电视节目如何引导年轻人进行有效的党史学习?近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那时的你》作出了有力的示范。节目从青春视角切入,挖掘革命先烈中青年共产党员的故事,向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精准宣讲党史。

节目播出后,不仅获得很多同行“党史还能这样做”的认可,全网阅读量突破12亿的市场反馈,还获得大学生群体纷纷点赞:“触摸那时的你,激励现在的我”“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六中全会宣讲的创新思政课”。

而且,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把《那时的你》作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政课,引入课堂教学。

从《唐宫夜宴》等“中国节日”系列爆款作品到各类正能量节目,再到这档党史类节目《那时的你》,河南广播电视台在2021年多类型、多题材精品涌现,接连“出圈”,不断聚集起业内外的关注目光,有何秘钥?近日,「广电独家」对话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

▍精心策划,向青年群体精准宣讲党史

「广电独家」:《那时的你》是河南首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您对党史类节目的创作、播出要求是怎样的?

王仁海:今年是“政治大年”,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全年的重大宣传主题主线,党媒必须扛稳职责使命,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2020年底,河南台党组提出:要提前谋划、精准策划,把2021年红色宣传做足、做深、做出彩,重要节点推精品、掀高潮。

针对党史类节目,我们确定了“创意引领,锚定青年,融合传播”的总原则,依托重大项目统筹扶持机制,从创意、立项、制作、播出各个环节,对台属各媒体党史类节目统筹调度。

今年3月,河南台正式启动“一百年的红”主题宣传季,分阶段、有梯次推出重磅新闻、理论、文艺类专题专栏、特别节目、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在全国两会、“七一”、国庆等重要节点持续掀起热潮。

尤其是7月1日00:00起,河南台各频道统一换上红金色台标,加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logo,这样的创意在全国广电媒体中独树一帜,引发全网关注,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二,网友纷纷称赞“河南台有心了”。

 匠心打造精品,精品彰显影响力。我们的党史类节目,在主题上坚持正能量引领,在内容上深挖感人细节,通过故事化讲述、科技赋能,凸显青春感,增加互动性,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恰是百年风华——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看人数破百万,多家央媒及权威媒体报道,话题阅读量破11亿。

电视专题片《共产党人》聚焦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推出后反响热烈,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33亿次。

系列微视频《共产党员了不起》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庆祝建党百年重点电视节目,短短几天微博阅读量便达8亿,全网阅读累计20亿。

电视专题片《征程》被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教材。

“百年党史青年说”活动、“永远跟党走”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等也都影响广泛、深受好评。

具体到《那时的你》这档节目,我们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正式立项,安排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后推出,就是要深入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在年底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高潮。

为此,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节目精心策划,确定了挖掘革命先烈中青年共产党员的故事,征集大学生开展舞台剧演绎的节目架构。

节目通过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致敬革命先烈,激荡青年思想,向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精准宣讲党史,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六中全会闭幕后,上线节目前,我们又根据全会精神对节目精准梳理、全新包装,凸显全会决议提出的“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一重要论述,在节目中强化了两代青年人跨时空对话的环节等,勉励当代大学生走好新时代奋进路。

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把《那时的你》作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政课,引入课堂教学。

▍突出“真”和“情”,打造动人的思政课

「广电独家」:您希望《那时的你》这档诞生于中原大地的正能量节目,呈现出当代青年人怎样的精神风貌?

王仁海:今天的青年是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一代。他们对优秀中国文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烈,他们的自信、自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各种文化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我们在策划、创意之初就对《那时的你》抱有强烈的信心,也正是基于这种认知。

同时,在节目前期调研时也发现,当代青年人生在和平时期,长在物质条件优渥的新时代,对于党史,尤其是革命时期的党史,存在客观上的物理时空阻隔、主观上的心理时空距离。

我们的节目就是要靠故事的力量、共情的力量,打破时空阻隔,拉近心理距离,让年轻人通过观看节目,对党史知识的掌握更加丰富,对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更加认同,激励他们昂扬精神,走好新时代新征程。

为此,在节目设计上,突出“真”和“情”:挖掘真实党史素材,大学生用情演绎。

每集节目,节目组都会前往河南省内不同的高校,征集10位同学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打磨剧本、表演训练并搬上舞台的全过程。

为了完成演出任务,同学们前往党史资料馆、革命纪念地和场馆等地寻找档案史料,发现鲜为人知的细节,走进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

通过寻找,“00后”的大学生发现了李大钊就义时的绞刑架,发现了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吞咽的破棉絮,大家为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感动。

为了真实体验先烈面临的情境,有的同学专门忍着饥饿排练,向党史专家请教历史细节。

一场舞台剧诞生的过程,也是一场触摸历史学习党史的过程,一场思想净化灵魂重塑的过程。

随着节目的播出,观众和大学生一起,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饱满、细节生动的思政课。

「广电独家」:在您看来,该节目最大的看点和吸引力是什么?

王仁海: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于真实,正是因为真实才格外触动人心。

杨靖宇、李大钊、吴焕先这些历史人物是真实的,节目使用的新闻资料、档案资料、音像资料是真实的,节目真实记录了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历史的细节、演绎红色经典的全过程。

“真听、真看、真感受”,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高度统一,这种真实产生了极大的代入感,给观众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还有就是手段上的创新,用青春感网感的表达锚定青年大学生人群。

《那时的你》将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三种节目类型作了跨界融合,这种尝试具有创新性,也让这档节目在众多党史类节目中有了独特性和高辨识度。

节目还采用“网综”的形式,用拆“盲盒”揭秘剧情线索,用直抵人心的“青春告白”致敬历史等时下流行的表达手段,让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获得强烈的共鸣和共情。

《那时的你》还注重以新传播赋予作品影响力。

节目在电视大屏端播出的同时,还在微博及我们的自有平台“大象新闻”客户端设置系列话题,开启人气演员投票;连麦幕后主创,与“老戏骨”、参演学生以及节目导演共话节目创制、英烈故事;策划参演高校网端喊话活动等等。

多类型的互动活动不断营造话题热点,在大屏小屏上形成传播热潮,相关话题共登上热搜榜36次。

《那时的你》共三集,每周播出一集,全网阅读量突破了12亿。

节目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点赞:“触摸那时的你,激励现在的我”“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六中全会宣讲的创新思政课”。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他们对世界抱有探索的精神,他们特别自尊、自信,愿意跟随自己的内心、信仰。

 ▍打破条条框框,让党史和人物“活”起来

「广电独家」:《那时的你》充满创新性和品质感,节目在创作中秉持何种理念?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王仁海: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党媒姓党,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任何时候,党媒都要坚持政治家办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这些年,河南台把根深扎在人民群众中,不追流量追内容,不追明星追百姓,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梦想。

在进行节目生产时,我们特别强调,要把握新时代脉搏,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更高层次的价值认同和审美需求。

在我们的节目中,武术、戏曲、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生动展现,爱国主义、礼赞英雄、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题主线。

《那时的你》就是以红色故事为核心内容,用镜头记录青年大学生学习党史的过程,通过电视手段让党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走进群众的心灵深处。

二是融合创新的进取精神。

不断进取,创新再创新,融合更融合,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从《唐宫夜宴》的一炮而红,到“网剧+网综”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持续“出圈”,再到大型历史场景课节目《隐秘的细节》、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我们没有重复自己,而是时刻追求超越昨日之我。

《那时的你》怎样在党史类节目中独树一帜、传播广泛?我们也作了细致的研判。节目团队大胆采用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的跨界融合,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条条框框,用沉浸式的表达带领观众体味革命精神,让重大题材有故事、有人物、有情点、有泪点,有同行评价“党史还能这样做”;让大学生组队竞演,把高校融合进来,高校的青年群体、共青团组织都成了节目传播的“自来水”。

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和河南台其他的节目一样,《那时的你》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大舞台、大场面。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坚定,就是要一以贯之地秉持工匠精神,一心一意搞创作,精益求精攀高峰,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不跟风走捷径、搞速成,要耐得住性子,打磨内容,创新手段。

《那时的你》的创作历时近半年时间,从外部说,团队经受了汛情、疫情叠加的考验;从内部讲,团队克服了既要呈现舞台,又要记录过程,还要组织竞演的重重困难。可喜的是,最终我们就如何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守正”有根,“创新”有魂

「广电独家」:从主打传统文化的“奇妙游”系列到旨在赓续红色基因的《那时的你》等,河南台在主旋律、正能量的内容传播上表现亮眼,这背后体现了河南台怎样的价值理念?

王仁海:我们的理念应该说是“守正创新”,“守正”有根,“创新”有魂。

“守正”,就是要坚守主流价值、党媒职责,达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河南台以新闻立台,以文化兴台。

我们理解的“兴文化”,就是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做好红色文化赓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多年来的坚守,目前我们也正在优化《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老品牌,打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舞千年》等文化类新IP

《舞千年》

在做好红色文化赓续方面,除了《那时的你》,我们还开展了“红动中原·100部电影进课堂”“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青年大学生讲党史大赛等活动,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我们通过“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用心用情做好河南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持续打造“最美”系列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基层民警、社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出彩河南人的感人事迹,展现出河南人的仁爱、大爱、奉献和真善美,树立学习榜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创新”,就是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我们尝试在中国深厚的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找准中国文化与创新表达的有机结合点,赢得年轻人的欢呼掌声。

正是创意的出彩、样式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潮,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

总结起来,我们做到了三个创新:

一是以新科技赋予中国文化感染力。

ARVRMR技术加持,让与普通人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融媒产品,并且使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唐宫夜宴》

二是以新传播赋予中国文化影响力。

河南台始终围绕移动端的应用场景来策划选题、制作内容,坚持移动优先、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我们在节目中通过植入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基因,注重持续话题发酵,打造长尾效应,同时把握互动化这个趋势,主动挺进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人群聚集的网络公共平台,开展互动传播。

三是以新表达赋予中国文化吸引力。

我们创作时注重向年轻、时尚群体靠近,用年轻人喜欢的话语体系和审美方式制作节目,让节目更具沉浸感和代入感,在传递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坚守媒体职责,在改革探索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电独家」:融媒时代,如何保证持续的精品内容输出?

王仁海:在内容竞争、注意力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要保证精品内容的持续输出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从我们2021年收获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来看,应该说也有一些规律可以遵循。

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中国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优秀中国文化在民族文化自信中的根基地位,指明了传承弘扬优秀中国文化的方向路径。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黄河文化。这里“两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根植于文化沃土,勃兴于中原大地,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怀敬畏之心。

作为河南主流舆论媒体,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播文化自信、唱响时代强音的社会责任,才能创作生产出更加丰富、优秀的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为文化强省战略做好舆论宣传,为中华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坚持主流价值引领,主动扛起时代之责。

河南有着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众多道德楷模、改革先锋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

我们认识到在文化商业化、泛娱乐化冲击下,只有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守文化初心,用担当精神去拥抱时代,用深邃目光去观察时代,用真挚情感去体验时代,才能不断推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品佳作,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具体到广播电视,视听产品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必须与大众心理诉求、主流价值观弘扬有力契合。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批示指示,围绕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河南各地的生动实践,提前策划,精准策划,重大节点早发声、发强声,不断推出具有站位高、创新性强、社会影响大的宣传主题、专题、话题、活动。

在郑州7.20暴雨宣传中,河南卫视上线165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为全国上百家媒体提供节目源,成为全国人民了解郑州灾情真实情况、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信息主渠道。

纪录片《防线》、短视频《郑州:一家三口掉水坑路人大哥勇救人》《武警官兵奋战一夜 双脚被泡成灰白色》《废墟中救出3月大婴儿》等爆款产品,挖掘了大量的暖心故事,记录下众多感人瞬间,传递出河南人众志成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正能量。

纪录片《防线》

三是改革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改革是文化繁荣、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强化改革思维,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有利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广播电视传播供需主要矛盾,大胆推进供给侧改革,宣传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改革,为精品节目生产提供机制支撑。

以“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为例,导演的产生都采取竞聘上岗制,每一台节目都是不同的导演,4个年轻的导演带领“80后”“90后”主创人员形成团队,在良性竞争中释放潜能。

《那时的你》主创团队以公共频道为主,也是一个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制作团队。他们有梦想、有活力,想干事、能干事,频道和台里在资金、智力、政策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说,《那时的你》也是集全台智慧,集全台资源,进行重大文艺项目制改革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河南台今年的一系列改革实践,也得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肯定。

2021319日,中央深改委办公室以《河南春晚元宵晚会“出圈”背后的广电改革“好牌”》为题,对河南台的相关经验作了专题剖析,给予充分肯定。

716日上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郑州召开座谈会,向全国广电系统总结推广河南台的经验。

时值年关,河南台上下齐动员,正以抓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破圈出彩的突破口,谋划新一轮改革,推动河南广播电视台跨越式发展。

2022年的河南广电,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内容为王,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青春表达,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科技赋能,增强中华文化感染力;触达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改革破局,增强中华文化创新力。不负人民期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来源:广电独家

文章关键词:河南,广电,频出,党史,教育 责编:彭向华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下周一(12月20日)起, 河南省长垣市开始单双号限行

    12月18日,记者获悉,河南长垣决定自2021年12月20日零时起,在城区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包含周末双休日在内,每天早7时至晚20时实施限行。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单号的在单日上路行驶,尾号为双号的在双日上路行驶。

  • 惊喜连连! 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丰硕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2月17日上午,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南阳举行。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2021年我省考古研究项目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其中偃师二里头等八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中,均获得重大考古发现。

  • 河南在全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 中共河南省物业行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省委组织部等三部门《关于在全省推行“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全省物业行业党建引领,全面改进和提升物业管理服务,12月15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郑州召开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物业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用心用情讲好河南故事 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颁奖会代表,在广大新闻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始终保持人民情怀,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汇聚中原更加出彩的磅礴力量。

慢新闻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