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冯靖雯
6月12日,记者从郑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牵头编制的《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郑州市获批国家“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资格。
时限3年 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度创新初见成效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方案》。试验区建设时限为3年,即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
依托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保护方面的工作基础,郑州市参与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筛选专家评审会,获批国家“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资格。
《方案》指出,借助试验区建设,郑州市将不断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方法、新思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郑州模式。到2024年,全市地下水“双源”调查总体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和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得以划定,沿黄区域内的化工、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行业的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度创新初见成效,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一批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管理、技术、工程模式,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试验区建设任务。
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试验区建设包括6项任务,即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开展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分和保护、实施“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开展地下工程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以及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探索创新。
记者留意到,围绕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任务,《方案》还设置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19个。
郑州市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主动引进第三方社会机构或资金参与,高质量谋划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推动地下水重点项目实施。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将进一步指导帮扶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示范。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6月11日17时,我省已收获小麦8390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8%),日投入联合收割机2万台。
据郑州铁路消息,日前新建的郑州航空港站建设工程进入尾声,初步验收工作同步完成,标志着郑州航空港站,进入开门迎客倒计时。即将竣工的站房内部,到底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
受疫情影响,郑州各人力资源市场从3月中旬以来暂停举办现场招聘会。近期随着防控形势好转,外场招聘活动热度攀升,用工需求上升。
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中旬以来,郑州市人社局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暂停举办现场招聘活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场外招聘会复苏,热度也不断攀升。记者带你到现场看看!
6月10日下午,郑州高新区石佛办事处组织辖区民兵在西流湖成湖工程水域开展夏季防汛应急演练。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郑州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联合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同举办了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线上直播活动。
6月9日,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分局结合工作实际,在辖区部分区域开展全链条、全方位、多场景防汛抢险救灾实战演练。
受疫情影响,今年郑州市中招考试不跨区安排考点,家长是否需要提前给考生预定酒店?
6月7号,在辉县市新乡农科院小麦试验基地,一场紧张的抢收工作开始了。
6月7日晚,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15号通告,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做出最新调整。疾控专家提醒,疫情防控不要有丝毫松懈,务必遵守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