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这个河南小伙,收到了一封挽救生命的“匿名信”
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琪
“首先发自肺腑的感谢您的捐赠,是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1月10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内,33岁的小伙子赵晗骁完成了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捐赠,挽救了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我肯定愿意!”4年等待终于成功捐献
赵晗骁是一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早期干预精神二科的护士,谈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过,他非常兴奋。“我是2017年6月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当时新乡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宣讲,好多同事都现场签署了志愿书。”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并不简单,匹配的概率约为几十万分之一。赵晗骁表示,能和患病的血液病患者匹配上,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5年后,赵晗骁在今年6月收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他的捐献意愿。“我肯定愿意啊!”躺在采集床上的赵晗骁笑了起来,“感觉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除了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之外,在参加工作的十年间,赵晗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6次参与新乡市榴心社工组织的“图美乡村”活动,6次参与义务献血活动,累计献血2200ml。在今年8月商丘疫情的时候,他作为精神科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支援商丘医疗队,在商丘市立医院血液科与其他医护人员一同抗疫28天,成为最美逆行者。
医生:造血干细胞捐献对志愿者身体不造成任何影响
“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误解,受影视作品影响,觉得捐献时需要抽骨髓。”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医生曹长松表示,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大家想的复杂。现在只需要通过一个血细胞分离机,从外周血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即可。
在分离之后,被抽出的血液将被重新输送回志愿者体内。“所以现在这种捐献方式,对志愿者的身体健康是不造成任何影响的。”在采集后,捐献的志愿者需要3-7天之内多注意休息,适量补钙,7天之后,体内所有血细胞成分都会恢复正常。
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毋浩介绍,目前河南省内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累计了1045名捐献者,位于全国先进的前列。然而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仅有14万余人,“在这也呼吁更多18-45岁身体健康的朋友能加入到志愿行列中,给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生命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