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8月21日,映象网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台获悉,8月21日夜间至23日白天,我省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强降水时段在22日。
其中,淮河以北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60~120毫米,北中部、东部部分县市150~180毫米),焦作、新乡、郑州、开封四地区的局地有特大暴雨(250~40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8月23日白天,降水东移减弱,过程趋于结束。
据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苏爱芳介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东移低涡。
8月21日,我国淮河以南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河南省位于其北侧边缘,大气能量高、水汽充分;21日夜里,中纬度高原槽东移,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叠加加强,同时北方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冷暖空气在陕西中部交汇形成低涡系统。
8月22日,在沿海副热带高压北抬和北方冷空气持续扩散作用下,低涡东移到黄淮西部加强,并自西向东影响黄淮大部,涡前强盛的西南急流为我省强降水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同时低涡附近低空强辐合、高空强辐散,加上太行山等豫西山区地形的抬升作用,可为我省强降水的发生提供强而有力的动力条件。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奥麦斯”台风,8月20日20时在西太平洋上空生成,随后发展西北行,可能也会给我省22日的降水提供间接的水汽和能量支持。
针对此次过程,河南省气象局于8月18日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21日10时升级为暴雨Ⅲ级应急响应、12时将暴雨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要求各相关单位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力做好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
气象部门提醒,广大公众高度关注本轮强降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强降雨集中时段非必要不外出。户外期间不在低洼积水路段或易蓄水区域停留。积水行走加强观察,警惕周边环境,尽量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落井、坑、洞中;远离路灯、高压线等,避免因积水漏电发生事故。
行车绕开涵洞和桥下等积水路段。暴雨前后不出入山区、峡谷等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域。地势低洼地带居民加强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备好保暖物资,听从指挥或主动搬至地势较高地带建筑物中。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网及黄河流域九省区网信办承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协办、映象网执行承办的“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古城开封。
12月11日,“方寸映乾坤 集邮展文脉”——“集邮让中原更出彩”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暨纪念中国生肖邮票发行40周年珍邮巡展,将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
6月24日下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以巡回庭审的方式,将一起盗窃犯罪案件的庭审现场搬到了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的课堂上,200余名师生零距离接触庭审。
白天可以身心愉悦的赏花,晚上还能够尽情地玩耍。绿博之夜将于6月29日—8月18日期间的周六周日盛大开启,届时会有美食、演出、喷泉等众多活动等你来嗨!
7月27日,焦作交警支队召开“交通违法曝光日”新闻通气会,会议强调,强降雨期间,全市700多名交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100余名交警组成防汛救灾队。全体交警对城区69个主要路口和15个铁路桥涵洞24小时防控,开展险情预警提醒、道路交通管制、分流疏导排险、救助受困群众,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7月30日,郑州市在二七区排查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为快速有效阻断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现就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
由郑州慈善总会主办的第四届“郑州慈善风云榜”评选活动自8月8日启动以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自荐和各县(市、区)推荐的申报材料400余份,依据各个奖项评选标准,由评审委员会组织郑州慈善监事会、专家、媒体、公益组织代表等进行审评,现将60名拟获奖者公示如下。
2020.5.19 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主桥钢桁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郑济铁路建设进入快车道,为实现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2020.7.24 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重大文旅项目集中开工,全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我们随处可见郑州慈善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活跃在车站、活跃在机关,活跃在我市的各个角落。
4月11日,由郑州慈善总会联合源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我市首个造血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和救治慈善基金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