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零一本” 背后有隐忧

2017-09-14 10:48 来源:钱江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9月12日报道,今年高考,作为广西凤山县唯一一所高中,凤山县高级中学1133名考生,只有2名学生上了重点大学投档线,即“一本线”;与去年该校的“零一本”记录相比有了飞跃,但也只有不到0.2%,聊胜于无。中青报的报道揭示了一个本不该发生的事实:在不少地方,教育没有推进人的发展,没有给人以希望,相反,教育成为社会分化的推手,教育让一部分年轻人失去希望。

  凤山高中的校舍是按照2400名学生的容量设计的,而该校有3000多名学生。一些班级不得不在实验室、图书室甚至校外上课。校内40多台多媒体教具年久失修,十几位教师合用一台电脑。凤山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凤山各类学校最关键的任务仍是“修建校舍和基础设施”,所需经费约4.4亿元,目前缺口4亿元。

  投入的短缺之后,必然是师资的短缺。凤山高中5年前招聘了十几位年轻老师,如今“全部跑光了”。校长罗凤章向记者证实,目前年长的教师以专科、函授本科学历为主,年轻教师基本毕业于三本院校。地理、生物等科目就连专科生都难得。因为财政拮据,教师代课、假期补课以及看守自习均无法得到收入,基本工资外鲜少补贴,这使得凤山高中教师的收入和其他市县有明显差距。罗凤章承认,“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有意见”,因此有老师旷课或应付了事。

  近几年,按照中考成绩,凤山“一本苗子”全部流向外地。区分往往从小学和初中开始。有时一所初中初一招收240多个学生,中考只剩100个;另外140名学生哪里去了?大部分弃学了。很多“低端家庭”的孩子,高考无望,最可能的出路是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外出打工;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听春节回家的打工青年讲外面的见闻。显然,他们不可能预料到,外面的世界将会用什么来迎接新一代的“低端人口”。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历时7年、覆盖4个省份,对近2.5万名学生开展了8次大规模调查。研究者们发现,2007-2013年,每100个进入初中的贫困农村学生,有69人能够从初中毕业。仅有46人能进入高中,高三毕业时,只剩下37人,其中普通高中23人,职业高中14人。相比之下,约有90%的大城市学生能进入高中就读(普通+职业高中)。与这项调查的结果相比,凤山县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人们很容易从凤山县高级中学“零一本”记录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能达到一本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校和学校之间教学质量有差异,有距离不也是正常的事情吗?这个结论只看结果,无视了结果产生的条件:教育投入短缺,教育投入的不公平,对人心是极大的伤害、打击。在教育投入基本公平的前提下,也会有学生高考失利,但他和其他高考成功的同学享受了大致同等的社会资源,他对社会不会有太大的抱怨,更多的是检讨自己。也就是说,教育投入公平前提下,高考失利者当中不易产生反社会人格,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就会少一些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人生道路即使不那么辉煌,但获得一个平凡的人生不会太难。

  教育是否成功,当然不能仅仅看升学率等数字;但是,受教育者被教育所伤害而导致人生的失败,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就需要政府承担起责任来。(戎国强)

责编:王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