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农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智慧农业,让老百姓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更不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重要的是,智慧农业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当下,发展智慧农业还需多方努力。
农户应转变观念,积极接受新技术。农户应该意识到,与传统农业相比,智慧农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下,有不少人墨守成规,不愿意接纳新事物,依靠经验种地。殊不知,科技带来的收成远远超过“经验主义”。另外一个方面,智慧农业的前期投入使用需要一定的资金,这也会给不少农户带来困扰。但农户们应该认识到,智慧农业是“一本万利”的,一经投入使用,后续投入会慢慢减少,而收成确实是递增的。
社会力量应极力帮扶。智慧农业要投入使用,是在其研发出来的情况下。社会上科技公司应该积极研发智慧农业,不断完善智慧农业。不论是物联网,还是大数据,亦或是无人机的检测,在当下的智慧农业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科研人员应当加紧将物联网与农业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真正的智慧农业。同时,各地农科院也应该开展技术培训会,帮助农户学习新技术,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