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媒体获悉,12月6日至8日,第二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博览会共吸引206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5.1万人次,现场签约23个项目,总金额达374亿元,初步达成签约意向350亿元,发布了全国首个综合交通产业电子地图及智慧交通小镇规划方案。其中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具备了启动高速试验线建设和后续产业落地的基础。
这个新闻真的很振奋,中国的轨道交通始于积弱积贫满清政府晚期,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该铁路的建成通车,大涨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强,国力争雄,经过百年几代铁路人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智能京张”高铁将在2022北京冬奥会华丽亮相,这是中国大国制造能力增强的有力佐证。2019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据官方公开资料称,中国研制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与国外相比,能耗降低35%,电磁铁温升降低40℃,单位有效载荷车辆减重6%以上。600公里时速也意味着地面交通速度将能达到飞机时速的2/3。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除了高速磁悬浮项目,时速1200公里的"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研究工作也在展开。
磁浮交通不仅在德国、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磁浮运输系统的开发。好多人羡慕上海,因为上海拥有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浮线,因为有那么多的国家都参与了磁浮技术的研究,而只有上海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磁浮运营线。她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磁浮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当然,其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更是无法估计的。
有人说:“磁浮列车是自大约200年前斯蒂芬森的“火箭”号蒸汽机车问世以来铁路技术最根本的突破。”这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应该说磁浮列车不仅仅是铁路技术的根本突破,更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典范。磁悬浮列车颠覆了人的出行方式和思维,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需要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来助力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科技前沿和目标引领,这单靠一个团队和企业必将束缚和迟滞他的发展步伐,而中国这70年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的取得就是大国制造合力的典范。
借助于磁悬浮的试验成功的东风,我们一线职工要学习这种团结精神,无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还是一项工作任务,只有大家凝心聚力,集思广益,才能事半功倍的完成工作。为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好踏实工作,团结协助的精神,做好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辉煌成就的实践者和宣传员。(作者:郑州客运段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