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当今社会,人才是关键要素。无论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或者经济发展,不管哪个领域哪个地域,聚人才之力方能谋发展大计。对于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而言,更是如此。
一方面,必须正视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人才匮乏的现状。“缺兵少将、人手不足”的“人才荒”从来都存在,但越是边远落后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孔雀东南飞”,人才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聚集,这是不争的事实。越是艰苦边远的地区,越是需要新鲜的人才血液,对人才的需求量越大;可越是艰苦边远的地区,却更是人才难觅。不仅引才难,边远地区留才更难。边远地区往往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既引不进,更留不住。艰苦边远地区要和全国一道实现同步小康,人才缺乏问题是不容忽视、亟待破解的难题。
另一方面,必须有效聚人才之力才能谋边远地区发展。聚人才之力,要因“需”求才。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需要的人才,并不是一味要求高学历、高端技术,而是适合农村发展。有意愿为农村发展奉献智慧力量,有医疗、教育、水利、农业技术等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或知识技能,具备吃苦耐劳等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就是人才。聚人才之力,要因“才”用才。要充分发现不同人才具备的能力,因才设岗,“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真正用好人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人才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需要人才,人才应该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只有形成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能引才、留才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聚人才之力谋发展大计。(李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