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尤其需要讲规矩、讲规则、讲规范,一切按规矩办事、依法律行事。只有坚持“严格用人标准、严格履行程序、严格监督把关”,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才能真正把党和群众满意的干部选上来。
广泛监督,坚持严格用人标准。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是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根本前提。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切勿“走后门”“暗箱操作”,要树立标准、亮出标尺,严格政治标准,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决重用那些重实干、肯奉献、形象好、政绩突出的干部。做到精心谋划、多方考察、科学用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刚化制度,坚持严格履行程序。严格程序,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程序意识,增强程序理念,清楚怎么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个环节,不搞变通、作选择、走形式。公示范围应广泛,,说明选拔任用的具体情形和理由,公开选拔的过程和干部基本信息,严防“暗箱操作”和“潜规则”。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切超越程序、突破政策界限的做法,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
强化责任,坚持严格监督把关。在干部推荐考察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审核责任。除通过谈话方式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外,还可以征求纪检、综治等部门意见,并实行“一票否决”,以及畅通干部选任监督渠道。利用信访、电话等各种监督工具和方式,使干部选任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规范在监督里,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通过层层把关,最大限度地杜绝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漏洞,减少选人用人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断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