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选好用好干部?必须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努力锻造引领发展的“铁军队伍”。
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识别识准优秀干部。选好人、用对人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选人用人的基础在于识别识准年轻干部。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带病提拔”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识别不准有直接关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准确掌握干部平时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况,建立优秀干部库,形成全面系统性的优秀干部“识别系统”,真正识别识准干部,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注重“务实苦干、实绩突出”,科学培养锻炼优秀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干部进行调学调训、安排实践锻炼,补齐能力素质短板,对优秀的年轻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结合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建立干部实绩工作台账,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注重收集整理、汇总记录干部相关表现的备案资料,动态掌握干部的工作情况,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作为实绩突出的重要依据,激发优秀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优秀年轻干部干事创业之路充满生机与活力。
注重“考用结合、奖惩分明”,优先选拔使用优秀干部。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能上能下,促进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要对各个岗位的年轻干部开展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各类岗位、各类年轻干部的情况,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分类研判,还要建立一套高质量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日常考察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干部评价奖惩、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让干得好的、干得差的有区分、有说法、有兑现,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使用。(郑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