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当前,科技创新正在引领乡村振兴,数字农业、生物种业等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无人机操控、智慧农业管理、农村电商等新兴职业成为现代农村的主流,科技创新正助推农业向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加快迈进。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坚强保障。
夯实基础,让数字产业在乡村深根发芽。在互联网时代,数字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的数字基础依然薄弱,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应加快乡村新基建进程,为数字科技加速赋能乡村基层发展打好基础。在制度管理上,建立差异化评价机制,优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工作,培育各类创新主体,搭建联合攻关平台,集中“火力”强化创新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
构建平台,为乡村产业产品提供向外拓展空间。农业科技化关键要实现农业管理现代化,要推动建设或升级一批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示范园。培育乡村农业高新产业,使农业供应价值链得以延伸,也能带动辐射农业上下游产业,助力经济“双循环”。发挥重要公共科技资源优势,杜绝资源的浪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产业。
聚集人才,开拓乡村农业发展新方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人才是关键。农村要实现现代化,一方面要大力“聚”人才,狠下功夫引进乡村发展中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用好的事业平台、机制待遇让人才“愿意留”且留下来有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提高人人的参与激情,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加之科学数字化的创新,才能让产业兴旺、乡风文明。(郑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