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治党管党重在基础。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须臾不可懈怠,须臾不可放松。建强党的基层组织,让基层党建工作强起来实起来硬起来,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突出政治站位,用好思想教育“金钥匙”。政治站位是“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要用好新时代学习大讲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微课堂、新媒体等方式,推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格。同时,做到强化基础保障、强化党务工作队伍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活动阵地保障“四强化”,推动基层党建结硕果。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持续推进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突出分类推进,筑牢基层党建“压舱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党建工作尤其具有特殊性,细化区分党组织性质。因地制宜推进党建工作,是筑牢党建引领“压舱石”的重要步骤。在农村,围绕抓党建促促乡村振兴,精准选任村书记和驻村队伍,切实推进“万企联万村 工作振兴路”工作;在城市,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推广“红色服务365城市服务套餐”等为民服务项目;在机关,同步健全机关党的组织、同步配齐党务力量、同步完善领导体制、同步跟进党的工作,着力解决“灯下黑”问题;在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措施、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切实保障运转率。
突出政治功能,构筑基层支部“桥头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下大气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政治功能强不强关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必须把突出政治功能作为第一要义抓紧抓实。要通过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基层活动载体,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打破行业、区域、群体限制,让党组织活动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引导基层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从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做起,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真刀真枪揭丑、红脸出汗排毒,不断涤荡基层党员的思想灵魂。(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