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多地从群众角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入门入户,整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事项目清单,由相关单位认领,签订责任状,以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同、高不高兴作为工作标准,做到真正以群众为中心,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网)
“知政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紧密地团结人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清楚群众所急所想,从而服务群众有了调研基础。摸清楚了家底的第一手资料,也才能在知己知彼中实现百战不殆的胜利。
用脚步丈量民意,用“脚尖”取代“指尖”。听汇报、看材料,然后电话办公、遥控指挥,这样的指尖模式肯定固然方便,但汇报、材料难免都掺杂了个人主观意愿,也可能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可操作性强不强不得而知。因此,要能够真正了解清楚情况,要掌握好全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也能够因地制宜发展,就必须多用脚步走访群众,用实干引领群众。只有到群众身边去,到田间地头去,多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想一想,也才能找准问题,找到方法,为人民量身定制服务的措施和办法,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用真心温暖民心,用“面对面”取代“键对键”。当然,在大数据时代,肯定是要创新服务的理念,完善服务的平台和方式。可以通过“线上”民意渠道的畅通,开通“民意直通车”的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到网上去问政、咨询,发表意见建议,这样的方式效率高,能够尽快收集群众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然而,服务群众要真心、用心,还要走心、细心。要依靠群众,必须拉进干群之间的关系和距离。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融入到群众生产和生活,也才能在“线上”去听民声,到“线下”去惠民生,从而让干群之间的信任度更高、依赖性更强,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更集中。(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