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省“博士服务团”的省委党校教授贺卫华真诚服务企业的故事在经开区基层被传为美谈。他挂职服务的企业逢人就夸:“是贺教授帮了我们企业的大忙, 一年来,我们企业的业务范围得到很大拓展!”(11月5日《郑州晚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就应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要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环境等问题,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化解矛盾,一件一件落实,一件一件办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民群众最讲实际、重实效,日常所思所想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认识评判主要看是否代表群众利益、是否有益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这就需要基层工作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入手,从群众最直接的感受出发,关注细节、抓住要害,以扎扎实实的努力、真真切切的实效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要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朝夕相处,才能体会群众的冷暖安危,才能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服务群众的观念。要积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
要虚心学习经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向人民群众虚心请教,不断地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真真正正地从基层这个大课堂上学知识、增本领、强党性。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摒除“懒惰、浮躁、不务实”之风,要敢于干事、勤于干事、善于干事、切实干事,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去做事,强化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地从基层锻炼中有所收获。(刘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