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喷吧  > 正文

警惕减肥营销见利忘责

2023-07-21 09:01:53   来源:南方日报

近年来,有关减肥营的广告铺天盖地,受到许多大体重人士的青睐。然而过度营销、粗放管理、加之部分学员盲目进入,减肥营带来的悲剧频频发生。近日,某短视频网红参与减肥训练营后猝死的新闻,更是引发争论。

俗话说“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自制能力不足是许多大体重人士在进行身材管理时的最大挑战,打着“变自制为他制”等旗号,减肥营迎合了部分受众的需求。若减肥营资质齐全、人员专业、训练方式科学,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减肥营只关注减重多少而忽视实际体验和学员健康。若学员心生退意流露疲态,轻则言语辱骂,重则拳脚相加。看似对学员负责,实则见利忘责。

除了行业自身的缺陷外,更值得警惕的是逐渐失控的减肥营销。借助短视频平台,许多减肥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营销话术,做成了流量生意:一是抓日常,对学员减肥的镜头进行抓拍并放到网上;二是造偶像,扶持学员成为主播网红、宣传达人,通过前后对比等视频进一步招揽客源;三是炒热度,使用夸张的画面、狂热的口号,甚至编造冲突情节,鼓动观众的减肥念头。除了面向因肥胖导致不健康的群体,部分宣传还故意贩卖身材焦虑,鼓吹“越瘦越美”“全民减重”,连“微胖身材”和正常体重人士也被拉入其中。

营销越来越唬人,减肥营的风险却被忽视。事实上,部分人的肥胖来自先天遗传而并非后天饮食,也并非所有大体重人士都适合这类集中运动训练。有专家指出,对于体重基数过大的人士而言,跳跃等高冲击性运动会给身体带来难以承受的负荷,在未经全面体检和运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身体损伤的风险会增高。整顿以减肥营为代表的行业乱象,应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力,对照2017年发布的《体重控制保健服务要求》,清理清退一批违规经营主体的同时,对资质合格的主体的营销手段也要严格监管,杜绝明显失实、有强烈煽动性的宣传内容,引导消费者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减肥营只是行业营销乱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包括脂肪抽吸术、口服减肥药在内的多种减肥手段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其中个人分享与无良广告杂糅,“使用效果”真假参半因人而异。今年3月,备受关注的“减肥针”利拉鲁肽注射液暂停肥胖或超重适应证上市申请,被炒作成为“减肥神药”的司美格鲁肽在我国也被严格控制使用,反映出我国对于此类减肥药物的监管逐步趋严。然而网购渠道和私下流通中,夸大效果、滥用药物的现象依然存在。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商家急于抢占市场,容易造成一系列问题,对失控的减肥营销强化监管,更显出其重要性。(南方日报 默达)

文章关键词:减肥,见利忘责 责编:李高洁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深圳暴雨致车库被淹?谣言! 深圳暴雨致车库被淹?谣言!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