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丨民富村美,红色韶山换新颜

2021-01-20 12:00:53   来源:红网

韶山毛泽东广场。

陈列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的“神十”返回舱迎来无数游客参观。

红网时刻记者 刘放明 通讯员 张友凡 肖燕 湘潭报道

1月11日,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

黄昏时分,毛浪和丈夫牵着小女儿,提着菜篮子,来到门前的菜园子里摘菜,为自家“回乡民宿”的客人准备当天的晚餐。

毛浪家的民宿。

毛浪一家在菜园子摘菜。

“回乡民宿”是由毛浪家上世纪90年代的老房子改建而来的。去年,虽然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发期,但仍然为全家创造了大约10万元的收益。

毛浪今年32岁,家里是韶山村长冲组山坳里最顶头的一户人家。据她回忆,上学那会儿,自己家就是门前那条土路的尽头。下雨天,要走泥路近1个小时才能到达山下的韶山学校。

“那时家里很穷,一家四口就靠生病的父亲种地、打零工来维持。有时候,我和妹妹上学,要把家里的猪卖了才能凑够学费。”毛浪说,“如今,父母亲也不需要操劳了,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她介绍,2019年,政府引导她把家里多余的房间腾出来,采取“政府+农户”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开起了民宿。现在,她家的“回乡民宿”正好开业一年了,“剔除疫情带来的影响,收入还算可以”。

像毛浪家这样生活得到根本性转变的,在韶山村已是司空见惯。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

一张张照片叙说着当年的激情与悲壮。

星火燎原的特别支部

96年前6月的一个夏夜,毛泽东在自家的阁楼上主持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4人的入党仪式,众人紧握右拳,庄严宣誓:“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阶级斗争;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从此诞生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并迅速辐射到邻近县市及福建、两广等省区。

1927年“马日事变”后,韶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后来都先后惨遭国民党杀害,“韶山五杰”名垂千古。

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韶山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坚贞不屈的烈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平凡壮丽的凯歌。革命战争年代,韶山先后有1598人为革命献身,有144位同志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

曾经的壮怀激烈,今天被浓缩进了位于韶山村村部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一张张灰白的照片、一份份泛黄的史料,叙说着当年的激情与悲壮。

而今的韶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12月25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长期落户韶山,再次展现出几辈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毛泽东同志故居在艳阳下熠熠生辉。

今年92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汤瑞仁讲述党的故事。

红色村落的致富传奇

“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这首民谣曾经是旧韶山的真实写照。但如今的韶山冲,正在上演着这个红色村落的致富传奇。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我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也一直是韶山农民的主心骨。

韶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毛春山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为了让村民致富,村上找准了发展旅游业这个“金元宝”,第一个需要突破的就是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那时,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是“无商不奸”,发展旅游业,就是“给毛主席脸上抹黑”。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消除了顾虑。韶山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产品、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真正尝到了甜头。

毛春山说,后来村上成立了故园建筑工程公司,在毛泽东100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又筹建了毛泽东纪念园,不但解决了近百名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在每年能给村上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近年来,韶山村鼓励并帮助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房间开办民宿,让农民因地制宜就业创业;村上开办的研学基地已创收100多万元,惠及50多户农户;新开办的三农培训中心已经开班10多期,也将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毛春山介绍,目前韶山村集体经济年营收在1000万元左右,除了全村的人居环境改善、扶植村民就业创业、固定资产投入外,主要用于村民的福利、教育奖励等。

发展中的韶山市。

韶山乡黄田村文家屋场。 莫正德摄

乡村振兴的亮眼成绩

在韶山市杨林乡石屏村郑家组,一栋栋房屋三五“成群”、错落有致,宽阔的村道上洁净如洗,农户房前屋后菜地果园、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水的衬映下,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2020年,韶山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美丽乡镇2个、美丽屋场142个、美丽庭院5500个,全市有25%的行政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并率先在全国县一级实现垃圾分类“付费制”全域覆盖,获评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乡村要振兴,农民先脱贫。韶山市一直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结合“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求,建立“村+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银田村产业扶贫基地、银康园药材种植基地、韶阳村茶叶基地、平里村“一亩田”产业等一批长期增收项目,引导和鼓励各乡镇、村组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474户4666人已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近年来,韶山还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以融合创新为路径,聚焦红色主题,打造红色品牌,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引领和推动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正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方向迈进。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韶山市展现了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全新画卷。

文章关键词: 责编: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