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胡继华
5月26日,江西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乡村振兴局成立为新的起点,结合“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要聚焦有机衔接,打造有“保障”的乡村。当前,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就是要全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关注边缘户、监测户的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此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要聚焦产业兴旺,打造有“奔头”的乡村。回顾脱贫攻坚艰辛历程,产业扶贫在夯实乡村发展根基、增强农村造血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做实做强做优地方实体经济?这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好我们江西各地的资源优势,聚焦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让乡村振兴的“产业脉动”更加强劲。
要聚焦生态宜居,打造有“颜值”的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且还与人类共同构成了共有精神家园。当前,要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征求老百姓意见,统筹谋划好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持续抓好生态环保工作,让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底色更足,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要聚焦乡风文明,打造有“乡愁”的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是先导和引领。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同步开展移风易俗及文明创建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确保既“富口袋”也“富脑袋”。要深入挖掘江西各地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要聚焦治理有效,打造有“秩序”的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要继续深挖“网格化”管理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潜力,弘扬“枫桥经验”,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为乡村振兴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加大基层腐败惩处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要聚焦共同富裕,打造有“实力”的乡村。近几年,江西乡村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合作社,休闲生态旅游,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为此,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采取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共享农庄、乡村民宿,为村集体和人民群众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机构的正式挂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编审:冯星星
监制:邵平
福安市溪邳村地处闽东东南沿海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是福安市连家船民聚集的纯渔业村。连家船民以船为家,捕鱼运货为业,常年漂泊江海,居无定所。
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要积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抓好黄河文化旅游带产品体系建设,再有是要整合体现中华文明特征的重要文化遗产资源。
专程赴河津就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前期筹备有关事宜进行调研。在对河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城市污水处理、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实地调研后。
你眼中的山东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是经济发展的“大块头”;有人说,山东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蕴藏着高质量发展的“大智慧”;还有人说,山东热情好客、开放包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拼图”。在“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你将看到一个会“烹小鲜”的“大厨”山东。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抢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契机,加快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为这片798平方公里的热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起步区范围内一大批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的“四新”产业,正在黄河北岸的各大园区扎根成长,点燃了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
5月9日,记者走进乡村旅游特色村——安阳县瓦店乡杜庄村,一望无际的玫瑰花园映入眼帘,红花绽放,馨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月28日,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前一天,河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挂牌日的选择很有深意,意味着河南将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
近日,在洛阳市洛宁县一片50多亩的烟田里,几名女子正在为烟田覆膜,不远处身穿红马甲的党员正在田间指导并帮助群众进行烟叶移栽,膜后的烟田层层分明,如同一幅幅靓丽的风景画。
真正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此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产业扶贫在夯实乡村发展根基、增强农村造血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扎实推进潼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潼关县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