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把“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强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这些重要理念、创新观点、鲜明论断,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鼓励勤劳创新致富”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劳动创造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有效劳动的多少并实行了怎样的分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指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的论断,体现了生产力标准,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语义上讲,“勤劳”包含“劳动”,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动。从经济学角度看,“勤劳”能够以其积极的、特别的方式正向地影响生产活动。一方面,相对于一般性劳动,“勤劳”将会因为人们工作时的用心敬业、精细科学、刻苦钻研、负责担当等渗透进生产过程,在经济活动中产生溢出效应,这就能在相同时间、相同投入、相同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现代化大生产具有大规模、连续性、系统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天然地需要与以“勤劳”为特质的劳动结合在一起,进而避免出现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的增加。可以说,“勤劳”实际上推动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整体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第二,“鼓励勤劳创新致富”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来创造。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人民是“主角”,人民既是共同富裕的创造者,又是共同富裕的共享者。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的人民立场。
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关键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点在为人民群众勤劳创新致富创造条件、提供环境。既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又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第三,“鼓励勤劳创新致富”重要论述,指明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促进共同富裕,根本上靠内因,就是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这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制定政策的逻辑起点,同时廓清了一些在促进共同富裕上的模糊认识和思想迷雾。
一是在实现程度上,不搞“平均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共同”不是“平均”,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改善。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尊重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到什么时候都可能存在收入上的差距。
二是在实现时间上,不搞“同步富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都将在一定意义上长期存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
三是在实现途径上,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既强调生产,又强调分配,既强调做大“蛋糕”,又强调分好“蛋糕”,既注重发展生产力,又强调优化分配关系,使各个群体都实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这就要求从制度、机制和政策上,形成支持、鼓励、保护勤劳创新致富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健全有利于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更有质量的就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保护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朝椿 汪寿阳 乔晗)
今年以来,南阳市官庄工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软硬兼施”优服务、促营商、增动能,努力打造官庄工区政务服务“新名片”。
践行黄河国家战略,强化区域科技协作。12月18日,一场聚焦和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科技创新的盛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光亮如镜面般的大直径硅片上,薄如蝉翼的“刀锋”轻柔划切而过,精准“裁剪”,实现了芯片单体化。
央广网郑州12月19日消息(记者 彭华 杨波)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省外招才引智系列活动——线上招聘会启动,564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2035个,其中事业单位155家、企业409家,博士岗位1971个,硕士岗位3338个,招聘人数46292人。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
电视节目如何引导年轻人进行有效的党史学习?近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那时的你》作出了有力的示范。节目从青春视角切入,挖掘革命先烈中青年共产党员的故事,向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精准宣讲党史。
为培养学生优雅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明理修身、雅言雅行的少先队员,郑州市创新街小学澜湾校区开展了“优雅班级”创建活动。12月17日下午,该校对“优雅班级”进行阶段性评比。
历史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的、非常有趣的学科。历史所学的知识都是过去的,学生没有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12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在广东佛山举行。这是为博士后们搭建的开放合作的创新平台。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别开生面;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八个专业领域聚焦“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难题,频频产生“解锁”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