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创新故事看开年 河南科技发力了

2022-01-03 17:29:01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进一步明晰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战略路径,把创新摆在了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

  如何“创”?“新”在哪?2022年是全省深入贯彻落实报告、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本报记者深入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采访有代表性的科研带头人、创新团队、创新平台,挖掘他们创新实践背后的故事,聆听他们关于创新的新年愿望,展现河南如何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等,感受新一年的创新气息。

  让科创点亮“智慧”生活

  朱明甫寄语2022“我们的目标是,领跑河南,叫响全国,早日实现行业最强算力算法、智慧超融合大脑、行业最强物联网接入能力。”

  □本报记者 吴烨

  “在参与5G智慧城市新基建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物联网是5G时代万物互联的核心。未来,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的应用,争取打造出优质的产品。”1月2日,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明甫在谈及未来发展时信心满满。

  2013年,留美博士朱明甫和他的8名博士同学返乡创业,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特别是智能灯具的研发和制造,创造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项目投产、当年产品出口欧美的奇迹,也把“九个博士一盏灯”的故事传遍中原大地。8年来,朱明甫和他的团队以创新为立身之本,逐步将国立光电培育成国家“小特专精”小巨人企业和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国立光电曾两夺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用100余项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筑起坚固的知识产权堡垒。他本人也获得“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等殊荣,并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省政协委员,朱明甫对创新发展的话题格外关注。他说,目前不少企业研发水平、制造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此,朱明甫把企业发展着力点放在创新驱动上,“不求做大,只求做强”,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国立光电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在科技创新领域稳扎稳打,一步步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先后建成国立智能研究院、大数据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与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有力支撑了企业光电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朱明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郑州设立了微智能研究院,针对太阳能路灯项目组建了高水平研发团队,“我们希望把光电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做一些结合,用智能物联技术,研发太阳能智能路灯,助力节能减排。”

  靠拼劲儿打造“产业大脑”

王元卓寄语2022“培创新沃土,育科技之花。数研院3年建设期已顺利度过,希望新的一年能让更多一流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尹江勇 窦晓雪 李筱晗

  “这套‘产业大脑’将若干数智系统打通,就像变形金刚,合可形成聚力,分可单独作战,是我们最核心的研发成果之一。”1月1日,中科大数据研究院(简称“数研院”)院长王元卓谈起数研院“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时滔滔不绝。

  王元卓津津乐道的“产业大脑”,是一个打造“创意—团队—产品—市场—演练”链条式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它汇聚了300多亿条数据、十多个行业知识图谱、1000多个算法工厂及诸多行业应用案例。

  “可不要小瞧这颗‘大脑’,它不仅能够通过自身收集的大数据情报,为政府制定规划、招才引智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是科技型企业的‘智能管家’,能通过分析海量的细分行业数据,指引企业创新研发方向、加速产业孵化进程。”王元卓说。

  除了“产业大脑”,数研院建院3年来,还推进了智联网(AIoT)芯片和系统开放实验室、李明院士办公室、“天蛛”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建设。

  数研院九成以上的核心骨干都是原本在外的豫籍人员,短短3年内,这支团队就研发了20余款产品,获得90余项知识产权,还牵头制定了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打硬仗。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为了完成‘疫情通’的数据服务系统搭建,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在家里停电断网的情况下,只能在室外顶着寒风蹭网做调试。”王元卓说,“这支团队正是靠着一股子拼劲儿不断发展壮大的。”

  “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王元卓说,希望通过大数据学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更多一流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为应急救援提供“河南方案”

张万民寄语2022“无人机为灭火救援开辟了三维空间作业的技术手段,我们期待‘猎鹰’装备能在应急救援实战中发挥作用,成为消防救援队伍的尖兵利器。”

  □本报记者 尹江勇

  “我们研发的‘猎鹰’,不仅为破解高层建筑救火的世界难题提供了‘河南方案’,也率先为国家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了专业化、成套化的无人机综合装备。”1月1日,猎鹰消防科技首席科学家张万民兴奋地告诉记者,就在上一周,“猎鹰”装备拿到了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鉴定证书,这意味着它已可以作为国家消防装备广泛推广和列装。

  “消防救援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痛点,就是高层建筑灭火难,特别是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室外空间的灭火技术手段尚属空白。”2016年年底退役后,张万民就把全部精力专注于解决这个问题。

  他到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调研,还与多家企业接洽消防灭火无人机的研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我们是带着消防救援的专业需求去研发无人机,标准极为严苛。”张万民解释。

  “猎鹰”从立项之初就是一套系统工程。它的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实战综合测定来确定:最大载荷需100公斤以上,滞空时间需2小时以上,携带的超细干粉储压罐可一次性扑灭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室内火灾,适用于所有的高层住宅楼和80%以上写字楼的初期火灾……

  这样的“硬核”需求,接洽过的企业做不了,张万民决定自己干。他联合另外两位创始人,于2017年正式创业,并迅速建立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创新团队。历经三年艰辛,“猎鹰”无人机灭火抢险救援系列装备终于面世。

  可以平地而起,挂载专用灭火装置对超百米高楼进行干粉灭火,对高楼外墙进行高压液体控火;可以飞越湖泽,为受困人员抛投救援物资袋,为消防力量运输抢险救援器材……在去年9月的首届全球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大赛中,“猎鹰”表现惊艳,成为“全能王”。

  下足“绣花功夫”守护“幸福河”

张金良寄语2022“‘看得见黄河清,望得见黄河美,记得住黄河情’是我们治黄人的共同心愿,我们定会传递好这支精神‘火炬’,以创新赋能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 尹江勇 李筱晗 龚鸣

  “2021年,黄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洪水。”1月2日,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张金良说,“我们下足‘绣花功夫’,配合黄委,2小时一滚动制定实时调度方案,积极服务黄河特大秋汛防御工作。”

  每每谈起黄河,张金良总是感慨良多。从事黄河保护治理36年,上坝下滩风雨无阻,有黄河经过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足之所抵,都洒下他对治黄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为何要如此坚持?”记者问。

  “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每个治黄人的‘梦’。”张金良动情地说。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根本症结所在。为了治好这一顽疾,张金良带领团队围绕黄河“增水、减沙、协调水沙”,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用科技创新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张金良与团队研发的首台套高压水力耦合破岩TBM装备,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施工做好了技术储备;多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理论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黄河古贤、泾河东庄等重大水沙调控工程设计难题;提出的黄河下游河道生态治理新方略,如今已在原阳、长垣、开封等滩区做好了试点应用的技术准备。张金良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还远渡重洋,在厄瓜多尔参与建成目前世界上总装机规模最大的冲击式水轮机组电站。一项项成果,彰显着他和他的团队一直不断的创新与坚持。

  在家乡打造一家独角兽企业

林杰寄语2022“招引更多优秀人才,瞄准科技最前沿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深化拓展新技术应用场景,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师喆

  “想不到公司落户郑州还不到两年,我就能作为科创企业代表受邀参加省委重要会议,与代表们共议河南经济发展大计,感到很惊喜、很振奋。”2021年12月31日,参加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林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

  作为一家本土科创企业,中原动力成立不久,就有了不少亮眼的成绩。自主研发的智能保洁机器人和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在郑州东站和郑州之林投入使用,可满足自动巡航室内外场景、识别并清理垃圾等多种功能,算法全部自研,零部件全部国产。该公司研发的智能代步车、目检机器人等产品也已完成市场化。部分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等国家。

  2022年,林杰有了更大的目标。生在郑州、学在欧洲的他选择回到河南创业,就是想在家乡打造一家国内乃至国际智能机器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人才是最核心、最宝贵的财富。”林杰介绍,公司研发团队在视觉智能分析、多模态人机共融等领域拥有显著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得益于他们探索出的一条“汉堡—上海—郑州”人才培养通道。

  一方面,大量引进德国汉堡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高端人才,担任各个研发部门负责人;另一方面,不断招聘青年研发人员,送往上述两所高校定向培养。目前,中原动力科研人员已达百余名,博士、硕士占比近60%。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推动创新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近年来,河南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吹响号角。“对河南游子而言,现在正是回家创业就业的好时机。”林杰说。

文章关键词:&rdquo,&ldquo,创新,企业,研发 责编:徐宁宁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