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元首外交在“云”上频密展开。
通电话、致信函、举行视频会晤、出席“云会议”……活动超过百场。密集时,习近平主席一天要出席多场活动。
梳理这一年,我们发现这些关键词:
出品人:严文斌
策划:陈贽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齐紫剑、吴黎明、闫珺岩、成鹏
主持人:王雅晨
执笔:王雅晨、陈杉
编辑:郝薇薇、杨天沐、李欣、党琦、鲁豫
记者:高路、陈俊侠、刘锴、闫洁、周蕊、陈欣波、江文耀
视觉设计:刘颖旭、耿炳炎、翟畅、刘婷
技术:靳博、王熠、秦玉芳、黎若楠、陈辛夷、吕微
新华社国际部、新华社技术局闻新数智工作室、新华网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不足0.3%。地处大风口,土地沙化严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在这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2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更趋稳固、更趋均衡。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空间站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基本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义不容辞”。
倒计时一个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来啦!这将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中国冰雪健儿整装待发,纷纷用“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自己的出征誓言。 人生能有几回搏!多年来
2021年,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明显增大。进入五月,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株输入我国并迅速传播。我国疫情防控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研究设置口岸“缓冲区”、疫苗接种献上“一臂之力”、二代疫苗研发推进……中国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回望2021年中国元首外交,既有沉着冷静的科学应变,也有波澜壮阔的开拓进取,浸润着为国为民的深厚情怀,磅礴着天下一家的恢宏气度。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俄罗斯各界人士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取得很多成就,是各国的表率。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难忘瞬间,殷殷寄语新的一年美好前景,号召亿万中华儿女汲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披坚执锐、迎难而上,将美好梦想变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