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前来观看北京冬奥会比赛的观众不慎遗失门票,站在检票口异常焦急。得知情况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志愿者,马上来到检票口现场提供帮助,票务、通信、安保等多部门联动,很快圆满处理了这一状况……
这是出现在日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志愿者培训现场演练中的一幕。在突发状况应急处置区,志愿者们通过现场演练,将自己代入不同服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服务经验。“培训采用志愿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快速了解工作岗位职责,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赛事服务负责人郭帅表示。
随着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冬奥会的志愿服务筹备工作也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热情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一张最美的城市名片”的好评。当“双奥之城”北京再度迎来奥运盛会,作为筹备工作重要一环的志愿服务也在扎实稳妥推进,力争将志愿服务这张奥运城市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
冬奥志愿服务热情高涨
随着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和规模的扩大,赛事筹备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比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安保、食宿等一系列筹备工作中,志愿服务逐渐成为赛会服务保障的重要一环。
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开始于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5日,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万。经过前期筛选和培训,将有近两万人投入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赛会志愿服务中。
据记者了解,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分为通用赛会志愿者和专业赛会志愿者两大类。其中,专业赛会志愿者是指具备赛会志愿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能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赛会志愿者,例如语言服务、医疗服务、驾驶服务等。专业赛会志愿者以外的其他志愿者均为通用赛会志愿者。
根据相关要求,赛会志愿者将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各项比赛提供志愿服务,分布于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其他场所、设施等地,服务类别分为对外联络、竞赛运行、媒体运行与转播、场馆运行、市场开发等12类。
以上文提到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为例,这里将是冬奥周期内运行时间长、服务范围广、志愿者来源类型丰富、志愿者人数多的场地之一。据介绍,这里在赛时将有超过800名志愿者,支持包括国家体育场、冰立方、国家体育馆、北京颁奖广场、主媒体中心等10余个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的运行。
赛会志愿服务提档升级
目前距离北京冬奥会揭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的北京冬奥村也进入到开村前的最后筹备阶段。据北京冬奥村场馆运行团队介绍,冬奥会赛时在村内服务的900余名志愿者,已于新年后全部就位,迎接1月23日预开村时的各方来客。
志愿服务的顺畅高效,愈发成为奥运会等体育大赛顺利举行的重要保障。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在延续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志愿者选拔、赛前培训到服务内容等环节再度提档升级,力争为冬奥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志愿服务。
冬奥会的举办让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也对志愿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北京冬奥会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两地三赛区办赛等客观情况。
为了让约2万名赛会志愿者能够顺利合格上岗,北京冬奥组委设计了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共四个阶段的培训体系,由志愿者部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指导高校和场馆,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
尤其是考虑到疫情防控和冬残奥会实际情况,北京冬奥组委在赛会志愿者培训中还规划了疫情防控和扶残助残专项培训,并面向志愿者经理、冬奥志愿者培训师和骨干志愿者等重点人群进行了系列专题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冰雪运动志愿服务经验相对不足的现实,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设置了涵盖冬奥会历史、岗位技能、冰雪运动常识、防寒防冻知识等内容的专项培训课程,使得冬奥会志愿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措完善城市志愿服务
除了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也是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将主要负责参与和承担城市运行保障工作,包括场馆周边志愿者、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冬奥冰雪运动场所志愿者、重点社区志愿者、助残服务志愿者、文明交通志愿者、新闻中心志愿者等七大类城市志愿者服务团队。
据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执行副指挥李健介绍,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制定了《冬奥城市志愿者工作方案》以及《工作指引》《招募方案》等相关方案及办法,建立了冬奥会城市志愿者赛时指挥体系,“预计上岗服务的城市志愿者约20万人次”。
据了解,相关部门将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域、首体区域、五棵松区域、冬奥组委区域、延庆小海坨区域等重点区域,共设立城市志愿服务点位758个。目前,根据冬奥会总体工作要求,城市志愿者已于去年12月5日在主要服务站点上岗,预计从今年1月25日开始全面上岗服务,直至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活动结束。
在息县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年轻的面孔,他们坚守岗位,宣传引导、疫情普查、站点值班,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就是大学生志愿者。
为充分发挥青年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生力军作用,向美丽张庄贡献青春力量。淮滨县张庄乡积极组织动员返乡大学生,广泛参与、集中力量、集中整治,目前,共有102名返乡大学生活跃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各个角落,在环境整治攻坚战中展现青年担当。
最近几天,在淅川县人民医院大门口、核酸检测点、住院部出入口等疫情防控重点部门,有着一群身着志愿者红马甲、志愿者袖章的年轻身影。
连日来,在新蔡县杨庄户乡豫晥两省接壤的县级疫情防控执勤卡点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或忙于对来往人员信息的登记或忙于做返乡人员疫情防控的宣传、指导行人正确佩戴口罩等日常防护……她,就是家住杨庄户乡张桥村小围孜村组的返乡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志愿者张兰兰。
年末岁尾,新一轮疫情再次来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双桥办事处葛寨村党委的号召下,许多青年学生们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职责担当,用一刻不停的脚步踏出青春最美的样子。
疫情防控期间,共青团宝丰县委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上发布志愿服务岗位,分配给各个乡镇街道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截至目前,500余名志愿者正在积极有序参与到疫情防控各项志愿服务中。
在不久前的一次慰问走访中,周口市慈孝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孙彩云无意中得知,淮阳区新站镇瓦房庄村经济比较紧张,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没有帐篷,只是搭建的临时棚,并且四面透风,尤其是夜间非常冷。随后孙彩云和同行的志愿者商量后,决定发动大家为他们捐赠两所可以移动的板房。
“朋友们,间隔一米,保护好自己,48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不要做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现场,人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温馨提示语言,他们身穿红马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着爱心与力量。
25岁的南京小伙陆远第一次来西安旅游,还没来得及去一个名胜古迹,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滞留在了当地。
潢川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成立大会胜利召开。共青团潢川县委书记胡冉冉,共青团潢川县委副书记李科毅出席会议,全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代表和个人会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