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一年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M2和社融增速由降转升,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上年,对支持市场主体恢复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M2增速回升明显是亮点之一。2021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为2021年4月以来的新高。“M2增速回升,一方面,央行于2021年12月15日降准0.5个百分点,有助于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加强货币派生效应;另一方面,财政加大支出力度,12月财政存款减少约1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多减700多亿元,起到了加大货币投放的作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2021年12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是又一亮点。12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206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接近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4000多亿元,对社融增长形成了较大贡献。从结构上看,2021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融的63.6%,这一占比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是金融回归本源,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涨幅比上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社会信用水平整体改善。
与之相比,2021年12月信贷表现偏弱,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从结构上看,企业部门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其中票据融资多增规模较大,体现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不过温彬认为,到2022年1月份,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较快增长,票据强、信贷弱的局面会得到改善。从全年来看,202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伴随宏观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微调,预计2022年1月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另外,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恢复提前下达,一季度社融增速也会持续加快。王青判断,后续宽信用进程将从政府融资发力转向企业和政府融资双轮驱动。这将为今年上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对冲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提供重要支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表示,预计今年社融、信贷将迎来“开门红”。一是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发力,降准及结构性工具支持,将增强银行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三是随着国内基建补短板适度发力,有望带动信贷需求回升。(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
受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与冬季恶劣天气的影响,自疫情以来就困扰美国零售业的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最近数周,美国许多商店的物资短缺变得更加严重,货架上空荡荡。 美国媒体报道指出,这种商店物资短缺的问题已在全
为抢抓一季度业务营销旺季有利时机,牢牢抓住厅堂营销主阵地,共创温馨、舒适、美丽、和谐的金融场景,近日,鹿邑农商银行开展以“虎超龙骧、赢在厅堂”为主题的美丽厅堂评选活动,各营业网点积极参与,喜迎“开门红”。
清理城市美化家园1050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特别是1月8日以来,南阳市宛城区加大了雪枫路整治力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全方位开展攻坚提升行动,目前该路宛城段成效显著、靓姿显现。
近日,郑州银行成功发放河南省城商行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为河南省首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河南省武陟县广源纸业有限公司,发放碳配额质押贷款1800万元,该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该行在推动企业“绿色升级”、助力河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因为没有设备、能力或人才,医院会将病人往高级别的医院转诊,很多转诊的问题属于疑难杂症等复杂案例。艾芬认为,爱尔眼科转诊的病例并非疑难杂症,其转介与正规医疗机构之间的病人转诊有着本质区别。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从1月5日至11日,河南省多地进行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为什么要进行多轮次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疾控专家。来听报道:
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映象网将持续对郑州市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流调后的活动轨迹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