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冬残奥村将迎来正式开村。昨天下午,延庆冬奥村举行了降旗仪式,冬奥代表团旗帜降下,冬残奥代表团旗帜缓缓升起,标志着延庆冬残奥村预开村。
随着北京、延庆冬奥村正式闭村、冬残奥村预开村,村内进入为期44小时的冬残奥转换期。目前两个冬奥村形象景观正在更新中,无障碍设施也在抓紧调整。
转换期期间,冬奥村主要进行形象景观更新和无障碍设施调整等工作。包括国际残奥委会标志,以及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雪容融”、体育图标等在内的形象景观都需要转换。按照国际残奥委会要求,在场馆内部,原则上冬奥会、冬残奥会通用的形象景观和标识不作调整,重点将冬奥会特有景观标识转换成冬残奥会景观标识,并且根据需要增加必要的盲文引导标识。
在北京冬奥村居住区入口处,此前热门的冬奥五环打卡点,已经转换为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广场区和居住区的几处“冰墩墩”也已经正式下班,由吉祥物“雪容融”接棒上岗。工作人员还在抓紧调整道旗等景观元素。
生活在村里,房间、餐厅里的无障碍设施对出行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开村后,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从注册中心开始就将感受温馨的无障碍服务。“比如无障碍闸机,我们将宽度拉开至95厘米,完全满足坐轮椅人群的需求。”北京冬奥村运行团队无障碍经理兰利荣介绍。
赛时,延庆冬残奥村预计接待来自30多个代表团的5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村内将提供无障碍客房79套共158间,分布在第1、2组团。这两个组团各有两个无障碍的主入口和4部大轿厢无障碍电梯,第2组团外部通过平缓的道路与广场区和相关功能区域相连接。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组团之间还有一条室内暖廊,暖廊里建了轮椅坡道,大家无需经过寒冷的室外区域,就可以来往于两个组团和兴奋剂检查站。
无障碍客房便利舒适,充满人性化关怀。走廊和室内的地面使用了防滑材料,门的通行净宽都在85厘米以上,房间内部空间便于轮椅回转和通行,卧室的窗户把手、电源插座、开关面板、救助呼叫按钮都降低了高度,家具也能满足残疾人的使用需要。卫生间的门是推拉式,地面没有门槛和高差,门的两侧都安装了长把手。卫生间里配备了无障碍的卫生和淋浴设施,有安全抓杆、淋浴凳、高低位挂钩、低位的淋浴花洒、置物架、毛巾杆、镜子和洗手盆。
运动员餐厅也会进行适当调整。延庆冬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轮椅运行流线,工作人员正在重新布置餐饮区域服务桌台。例如,降低食品饮料桌高度,以方便轮椅使用者自助服务;减少座位数量,为轮椅使用者留出区域空间,并更换部分桌椅。
此外,小庄科村遗址作为延庆冬残奥村内的一处晚清时期村落遗址,赛时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古村居文化的窗口。在遗址的观景平台处建有轮椅坡道,轮椅使用者可以近距离感受延庆历史文化。
(原标题:“冰墩墩”下班“雪容融”上岗,冬残奥村启动转换工作,25日正式开村44小时内完成无障碍设施调整)
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一位张家口奥运村的志愿者拍下的外国运动员离别时画面引发关注。
昨天(23日)下午,延庆冬奥村正式闭村。下午2时,延庆冬残奥村进入预开村状态,留给场馆运行团队的转换时间只有44个小时。
随着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北京冬残奥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13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
随着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双奥之城”北京即将迎来另一场冰雪盛宴。
银发、墨镜,运动员比赛时用《龙拳》引燃激情,失利时贴心送上《追梦赤子心》;看到观众不嗨了循环《大风吹》,或打碟把赛场变成大型蹦迪现场……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的DJ时矛用音乐把现场气氛和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冬奥村已开始进行景观更换、无障碍设施调整,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肯定与对北京冬残奥会的期待。 “中国向世界呈现了一届了不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工作人员正在将吉祥物“冰墩墩”搬移,换上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
冬奥会闭幕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冬奥村开始进行景观更换、无障碍设施调整,为北京冬残奥周期做准备。
2月22日上午,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来到“雪飞燕”,全方位考察转换工作运行情况。
2月20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介绍称,我们按照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同步抓好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的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