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纪念日刚过,阳春三月天光好。无论刚刚过去的冬奥会,还是激战正酣的冬残奥会,都跃动着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这样的画面,屡屡触动人心。比如在开幕式上,最早进入观众视野的是赛道边上“蓝色”的志愿者;尾声,盲人火炬手摸索着寻找主火炬台时,是一只“蓝色的手”从一旁伸出,给予帮助,最终合力完成了主火炬的点燃。此前,一条由100多名冬奥志愿者用手机合拍的纪录片《手机里的冬奥志愿者》引发关注,人们由衷地为这群“幕后英雄”点赞。
除了观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致辞感谢“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的全体志愿者;收到“福”字礼物的加拿大记者高兴地请中国志愿者帮自己用中文发推特祝全世界新年快乐;得到过志愿者引导和协助的媒体工作者一次次对这群年轻人发出称赞:you are the best one!此外,为了服务好残奥健儿,志愿者们通过设置轮椅专用流线、专门的“助行员”等方式为冬奥会温暖续航。
成长于“00后”世代的这群年轻人因“有志”而“甘愿”,成为冬奥会上一片片温暖的雪花,谱写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冬奥会的志愿工作是辛苦的,那些清晨出、凌晨归的日日夜夜,那一颗颗零下十度的气温里还冒着热气的汗珠,都在见证年轻人们的毅力和能力;志愿工作也是温暖的,因为冬奥,志愿者们成为彼此的家人,一起剁馅、包饺子,分享特殊的“蓝色新年”,一起在回程的夜车上齐唱“我的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朴素而真挚地抒发家国情怀。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成为冬奥的一份子,将会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蓝色风景线”点缀的不仅是他们的人生,更是当代中国的形象。冬奥会是一个人类在冰天雪地间绽放活力与能量的国际大舞台,年轻的志愿者们用蓬勃向上的青春面貌去消融差异与隔阂,诠释友好和无私,用朝气满满的志愿行动同激情四射的体育运动和鸣共响。冬奥因他们而多了一份轻松快乐,他们热情地介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分享中给跨越国别的友谊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有一群可爱更可信的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爱笑的他们开放又包容,乐于助人更勇于担当。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的期待。这样的期许,正在当下成为现实!富于活力、充满大爱,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们,热情、耐心、友善、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篇章,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故事!
无障碍环境直接影响着残奥运动员们的生活起居、参赛出行,顺畅的无障碍流线将给运动员以及其他残障人士带来更加舒适的参赛体验。自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无障碍环境频频得到中外各个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官员以及无障碍专家的赞许,称这是为冬残奥会东道主设立了新标杆。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无论是驰骋赛场的“半边天”,还是比赛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她”;无论是混采区忙碌采访的女记者,还是赛事保障领域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面对赛事本身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她力量”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共同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
“欢迎来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每日比赛前,现场主持人总会情绪激昂地说出这句开场白。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场地,似乎连空气中都洋溢着几分热情气息。而身处其中的众人,总能感受到暖心、幸福。
2022北京冬残奥会:颁奖典礼前工作人员准备雪容融服装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姬烨、董意行)国际残奥委会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组委的筹办工作一流,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为残奥运动树立新标杆。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雷格·斯彭斯表
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13日举行。北京冬残奥会包含哪些项目,都怎么比,在哪比?一图带你全面了解!
本报张家口3月3日电(记者刘硕阳、李洋、孙龙飞)2日,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滑降项目官方训练在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继续进行。不满20岁的中国队选手张梦秋发挥出色,在女子站姿组所有选手中位列第四。“我是真赶不上她们呀!”结束训练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北京、延庆、张家口3大赛区的比赛场馆已“旧貌换新颜”,各个竞赛场馆增设和改造了一批无障碍设施,服务保障工作陆续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