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汪涌、姬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精彩上演,创造了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布置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景观。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蒋依依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盘点。她作为北京冬奥会遗产报告组的专家,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和举办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
她认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和举办,打破了体制障碍和行政格局限制,以交通体系为骨架、以绿色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为基础,形成了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我国乃至世界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新模式。
蒋依依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促进了京张交通基础设施的相连相通,加速形成了“一条高铁、两条高速、多条干线”的交通网络,大幅提升京张两地通行能力,既满足办赛需求,又助力协同发展。以京张高铁、兴延高速和延崇高速等高速交通体系为依托,张家口市不仅被纳入首都1小时生活圈,与京津冀地区产业要素对接的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连接也进一步加强,有力提升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1月29日,一名女士在京张高铁延庆站外的冬奥景观前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蒋依依认为,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北京市、张家口市积极开展了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加强执法合作力度,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了京张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筹办和举办冬奥会,京张两地以通信设施、基础教育、医疗资源、餐饮住宿的设施与服务优化为重点,稳步推进了公共服务的区域一体化。
她说,以赛事举办场所为主,京张高铁沿线、三个赛区等重点区域的通信基础设施及服务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1月,北京市建设5G基站五万余个,张家口市区、赛区和京张高铁沿线等共建设5G试验站数百个。张家口市区、崇礼城区及冬奥核心区、冬奥相关链接道路等区域,已实现冬奥5G信号全覆盖。张家口地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升级完成,“智慧城市”逐渐成形。
蒋依依认为,通过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在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总体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协同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已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中。在北京、张家口两地联手推动下,京张体育运动休闲走廊、历史文化体验走廊、生态人文观光走廊等已现雏形,形成了点面结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编辑:刘阳、郁思辉、周欣、刘习(实习)
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发展的中国。
北京冬残奥会的“细节控”之名火出了圈。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已过半程。冰雪之上,风声呼啸、雪沫飞扬,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坚韧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从2月26日抵达首都机场那一刻起,许多事让他难忘——机场志愿者的微笑、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安全和无障碍、闭环外更现代的中国等等。
11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单板滑雪男子坡面回转LL1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武中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队本届比赛的第13枚金牌。
北京冬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了便于残奥运动员参与比赛,场馆转换中的“细节感”尽显人文关怀和温度满满。快看视频了解一下!
3月10日北京冬残奥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主任沈千帆介绍,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北京冬残奥会3月13日举行闭幕式,3月16日三个冬奥村闭村。
负责报道北京冬残奥会的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竹花彻朗9日发布视频,介绍了乘坐冬残奥会专车参观北京街头的体验,并称赞了北京漂亮的街道和友好的工作人员。
北京冬残奥会信息系统9日发布公告称,考虑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环境升温和赛道融雪风险增加,决定对残奥高山滑雪剩余赛程做出调整,每日比赛时间有所提前。
数据显示,从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到2021年10月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冰雪运动的种子得以在中国各地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