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新语)

2022-03-16 13:24:14   来源:人民日报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因地制宜,夯实数字乡村转型基础。一方面,依据不同区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确立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顺序,稳步推进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数字化人文基础设施等建设;另一方面,区分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特点和信息化规律,明确乡村数字化转型重点。例如,特色保护类村庄应重点保护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历史古迹等传统特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振兴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分类实施,探索数字乡村产业创新路径。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与应用,在生产端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覆盖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市场数字化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环节,助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同时,基于数字技术创新乡村商业经营模式,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互联网平台,聚集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利用乡土风光、原乡文化和特色农业等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观光农业、农耕体验等产业,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

  多措并举,统筹数字乡村融合发展。兴办数字技术职业培训教育,建设多层次乡村数字人才供给体系;搭建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乡村数字政务治理水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与乡村对接,深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构建“数字博物馆”等乡村数字文化数据库,加强乡村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将助力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为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关键词:乡村振兴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夏邑:“回归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3月16日,记者从夏邑县人社局了解到,日前,夏邑县丰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长寿家庭农场、军旗家庭农场等三家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分别被省人社厅评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和“河南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

  • 尉氏县庄头镇: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年来,尉氏县庄头镇通过实施“1531”和“一编三定”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 尉氏县朱曲镇全方位治理人居环境 助推乡村振兴

    3月16日,在尉氏县朱曲镇东桥新建的文化亭旁,东街村支部书记王喜罗说:“这次镇党委政府全方位治理人居环境,水清了、树绿了、灯亮了,我们镇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 通许县厉庄乡:乡村农家书屋引领阅读新风尚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双双勤劳的手掌、一排排整齐的书籍,无一不展现着乡村农家书屋的风采,描绘着浓浓书香气息,以灵活多样的模式在通许县厉庄儿童和村民的心中播撒下文化的种子,绘制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画卷。

  • 按下文明和谐“快捷键”,破解乡村振兴“新密码”

    近几年来,尉氏县蔡庄镇政府积极探索新思路,坚持经济建设与文明和谐新农村统筹发展,多措并举,按下文明和谐“快捷键”,破解乡村振兴“新密码”。

  • 鲁山:启动“乡村文艺会客厅”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鲁山县文联组织作协、摄协、书协、美协、曲协等文艺家协会,走进了梁洼镇鹁鸽吴村,举行“鲁山县文艺界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考察选址“乡村文艺会客厅”。

慢新闻

公共泳池游个泳,就能感染梅毒?真相是…… 公共泳池游个泳,就能感染梅毒?真相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