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季觉苏、巨云鹏)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获悉:上海近期加大对保供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保供生活物资质量和食品安全。
上海要求各区商务部门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资格审定,一旦发现证照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剔除出保供企业“白名单”,并作为案件线索进行追查;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保供礼包的抽查核验,抽检合格后方可向市民发放;接受捐赠的区、街镇和单位,应加强运输、分装、配送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直达社区机制,对向方舱医院供餐的企业实施驻场监管,对向隔离酒店、援沪医疗队供餐的企业采取“视频巡查+现场巡查+企业自查”组合式监管,努力把食安监督落到小区门、方舱门、楼宇门、工地门,全口径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对相关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落实“处罚到人”,并向社会公布。涉嫌失职渎职行为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纪法责任;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将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行刑衔接,加大对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近,上海个别乡镇、街道在发放生活保障物资过程中,有居民群众投诉物资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低劣甚至食品变质、产品过期等问题。对此,上海公安机关高度重视、闻警即动,会同行政监管部门迅速开展核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为。警方表示,将对此类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对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民群众发现此类犯罪行为,请采集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4月22日一早,货车司机杜凤洋驾车驶入山东兰陵县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车预定的蔬菜将由他送往上海。
为更好完成疫情防控中的医疗急救工作,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紧急采购车辆、增派人手,对急救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和转运,严防院前急救和转送院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两不误。
4月2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2场新闻发布会上,长宁区副区长杨元飞介绍了区内商超、电商平台等恢复情况和对政府发放的保供物资进行质量监管的措施。
4月23日早上10:00,云南大理州援沪物资发车仪式在祥云举行,六辆满载生活物资的重型卡车带着白州人民的深切挂念驶往上海。
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核查相关情况:虹桥镇发放的上述保障物资供应商为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其销售的“龙仁粉丝”标示生产商为夏邑县汇龙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警方表示,近期,上海多个乡镇、街道在发放生活保障物资的过程中,出现了居民群众投诉物资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低劣甚至食品变质、产品过期等问题的情况。
近日,通许县咸平街道市场监管二所开展“午餐班”食品安全大排查行动,全力维护学生饮食安全。
截至4月23日24时,上海已累计报告87例死亡病例,现有重型160例,危重型19例。据健康时报记者统计,曾经驰援武汉的“重症八仙”,现已有三位专家奔赴上海进行支援。
上海市卫健委24日通报:2022年4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其中541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816例确诊病例和1942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上海开展专题部署,近期将聚焦重点行业、场所、品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保供生活物资质量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