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4月25日电 题:为全球抗疟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新华社记者朱绍斌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1972年,中国科研人员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治疗疟疾。时至今日,“中国神药”青蒿素仍是全球抗疟利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仍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的运用正在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11月11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中国(广东)-巴新疟疾防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为防治中心的中药房药箱安装中文说明。新华社记者白雪飞摄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疟疾感染病例达2.41亿,高于2019年的2.27亿;疟疾死亡病例约62.7万,较2019年的55.8万同比增长12%。此外,非洲地区是全球疟疾最为严重的地区。2020年,全球95%的疟疾病例集中在非洲,96%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在该地区,其中五岁以下儿童占非洲地区疟疾总死亡人数的80%。
青蒿素的出现,为全球抗疟带来新希望。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世界疟疾报告2021》,称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目前仍是人类治疗疟疾的最好办法。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自世卫组织2000年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首选药物推广全球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其中约150万人免于死亡。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说:“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中国抗疟的成功经验为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的瞩目成绩,并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模式也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助力全球消除疟疾的努力。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抗疟合作。自2007年起,中国医务工作者在印度洋岛国科摩罗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为当地带去中国防治方案。2017年,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98%,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得益于与中国的抗疟合作,科摩罗有望在2025年成为成功清除疟疾的非洲国家之一。
2022年3月,中国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包括推进在相关国家实施青蒿素控制疟疾项目,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当前,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抗疟工作面临多重挑战。要真正赢得抗疟战役,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中国将继续把自身有效消灭疟疾的方法与世界分享,为其他国家疟疾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抗疟工作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也期待融合中国医学智慧、抗疟经验及中非合作优良传统的中国方案,继续为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刷我滴卡" !泰国免核酸向全球游客开放,专家建议谨慎前往。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近期,上海开展了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家住上海徐汇区一处弄堂房子的德国摄影师尤兰达用镜头记录下了她的一次核酸检测经历。一起来看看她的体验和感受。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让无数中国人倍感自豪,宁夏科技馆太空探索展厅因此迎来青少年参观热潮。
日前,泰国政府宣布将进一步放宽入境条件,自5月1日起,已完整接种疫苗的国际游客入境泰国后无需进行核酸检测。
“感觉良好三人组”回来啦!神十三凯旋后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中国如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为与会嘉宾共商后疫情时代亚洲与全球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咨委、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应对全球治理挑战,必须坚持和衷共济。“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
“我们要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视频主旨演讲中的主张掷地有声。人类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还需付出艰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