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鼓舞我国高校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追梦先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从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到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一系列决策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中国人民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等学府勇立时代潮头,弘扬优良传统,不断追赶超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实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增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一流大学的需要,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思政课为抓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是稳当下、抗风险的现实需要,也是利长远、固根本的战略选择。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要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向质量要效益,注重结构性调整,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不忘本来,传承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好红色文化,把红色历史、革命故事、原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立足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等学府。要开阔视野,吸收外来,扩大教育开放,有效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更多地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要面向未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克服唯分数、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释放出大学的能量。
一流学校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全国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和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央视评论员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的报道指出,中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坚挺,增幅达到9.3%,其中基建投资增长8.5%,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此外,出口也成为拉动经济上行的主要因素。
4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
明确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第一轮建设。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升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 0:40 /14:01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了解学校促进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历史沿革、教学科研成果、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和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
中国政府网25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其中提出,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了解学校促进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历史沿革、教学科研成果、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和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
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推动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去阅读。
坚持正确方向,着力在讲政治、践忠诚上创先争优。方向正确,才能行稳致远。推动干部创先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随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顺利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 作为中国空间站主要舱段的主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