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2021年有关调查显示,88.0%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可以做“情绪的主人”;截至2021年6月,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一个个数据生动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过硬素质与全面发展。以能力筑底,靠本领说话,中国青年前行的步履矫健而坚实。
新时代的舞台足够宽广,青年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获得了长才干、强本领的最好契机。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身心素质更好更强,能够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迈上新台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通过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思想素养、身体素质、精神品格、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已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回溯历史,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有力托举。面向未来,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青年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必须夯实能力基座,为干事创业奠定基础。时下,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迭代不断加快,克服本领恐慌要靠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当代青年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时下,“复合型人才”“综合性素质”成为热词。这也说明:青年需要培养的素质不是单一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社会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堂,是青年磨炼自我的广阔平台。踏上新征程,青年当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对党和国家赤诚热爱、对崇高价值理念的不懈追求;当持续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文明其精神”,又要“野蛮其体魄”;当提升受教育水平,让热爱学习渐成风尚,不断接受高质量教育;当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展现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学习没有完成时,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每一个青年的成长必修课。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一方面,各个岗位都是磨炼自我的战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科研一线,有大量书本以外的知识需要学习,有太多“无字之书”需要品读。另一方面,实践不是实验室中的模拟操作,它练就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能,更是担当的品质。唯有在大战大考中砥砺前行,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青年才能练出抗压的“大心脏”、腾飞的“硬翅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青年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踔厉奋发、不负韶华,定能以真才实学引领青春远航,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不竭力量。
河南卫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带你肆意追梦
月30日,工商银行周口分行召开“奋斗恰青春 筑梦正当时”青年员工座谈会。
新华社济南5月2日电(记者邵琨)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家当,农民有了许多新职业。飞手、主播、画家……中国农村地区的职业划分更为精细,越来越多农民走上职业化道路。 2022年4月4日,无人机在山东省惠民县辛店镇
从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商贸物流平台,到深港国际金融城、深港国际法务区和国际人才港……前海正着力构建深港合作“桥头堡”。 2021年,前海在地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50.6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22年第
从亚麻籽油 到剃须刀片 从集成电路 到机械工业 从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到期货交易规则改进 从贵州大山深处 到北京CBD 从黄土高坡 到东南沿海 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点滴进步 汇聚成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磅礴力量
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
张自轩,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入伍12年。他说,“国旗飘扬之处,即是家的方向。请如国旗般向上!”央视新闻“五四”特别策划《中国UP》青春季,一起来听他和五星红旗的故事。
出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日本长崎县福祉保健部,近日处分了一位上班时间几乎每天用公司电脑,浏览女性泳装网页的57岁男子。
4月24日,俄乌冲突已持续60天。上午,旅居乌克兰的中国男子林先生去超市买了点菜,准备回家炖肉做饭。傍晚,几位中国和乌克兰的朋友会去他家做客。这次聚会本该有他乌克兰女友的身影,但因俄乌冲突,女友从他身边消失,在利沃夫的难民营“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