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
用青春接力点亮孩子们的心灯
——记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新疆巴克墩村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接力支教服务队
光明日报记者 俞海萍 光明日报通讯员 傅洁珉
从北京出发,经过3000多公里的路程,坐30个小时的直达火车到乌鲁木齐,再换乘两天两夜的大巴,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和田县,最后在和田市区坐小车,到达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
沿着这条漫长曲折的路,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来了!从北京、上海、河南,从陕西、广西、四川,最远的是来自吉林白城师范学院的张天一,他从中国版图的鸡头到尾翼,要在火车上度过70多小时才能抵达。
他们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小学,进行为期一年至两年的志愿支教服务。他们用一场青春的接力,为这里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心灯,“种”出了一片春天。
一场青春的接力
“转学生黄淼基础很好,当时来的时候数学考了96分!班长吾斯曼班级管理比较好,但得常常找他谈一谈抓牢学习……”王帆在志愿服务期满后,将班里学生的情况郑重地交付给他的“接棒人”。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这里的情况仍然出乎志愿者刘继的意料,“但孩子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
“要用教育斩断贫困之根”。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六年级14名学生开始住校。学生早上8点起床,10分钟后拿着课本在院子里朗读背诵一个小时。学校只在中午提供一顿免费营养餐,早晚饭没法解决,支教老师就成了“小妈妈”,比学生早起半小时,早上煮鸡蛋、下面条,晚上蛋炒饭。在那时,熄灯入睡时间后,仍有学生偷偷跑到教室打开台灯夜读。当年,最终成绩最好的学生距离新疆区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分数线还差30分。
考出一个内初班学生,成为接力支教团的梦想。2020年,苏比努尔·阿巴和海尼克孜分别超出了分数线36.5分和0.5分,终于实现了内初班录取零的突破;2021年,又有4名学生被内初班录取。
随着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行“双减”政策的施行,现任校长刘改霞介绍,这两年在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时,学校也会专门吸纳音乐、体育等师范专业的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支教队伍中,充分保证学生的美育教育,拓展学生兴趣爱好。
牵住手,走向更大的世界
“让孩子们走到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将来走得更远一些。”张天一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2018年,巴克墩村小学新的教学楼还没有施工完毕,在陈旧的教室讲台上放着好几个核桃,它们和张天一手中举着的馕一样,都是本次数学课分数单元的教具。“这是1/2个馕,再拿1/2个馕是一整个馕!”张天一边讲边拿着馕演示。
新教学楼建好后,在安装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张天一给学生们放了王亚平在天宫课堂的授课视频。
“老师,伸手!”课间,一名学生拦在支教老师王娜面前,仰着头,大眼睛期待地看着王娜。王娜会心一笑,伸出手。随即,孩子从兜里掏出几颗又大又红的枣子,一把塞进老师的手中。“大红枣成熟啦,请老师尝尝!”
甜甜水果穿起民族情谊。去年9月,甘肃姑娘王娜刚来支教时,学生们塞过来的是青色的枣。随着枣子不断成熟,王娜收到的枣逐渐从青色、绿色,再慢慢变成红色。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这些志愿者来自祖国天南海北。他们在巴克墩工作生活中,不分彼此,相互帮助扶持,巴克墩的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次,志愿者袁双双给学生讲了一篇课文《我的祖国母亲》,全班同学都听懂了,下课时,孜巴努尔和阿利亚跑来抱住袁双双。“我有3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就是你。”阿利亚轻轻地说。
在学生的眼里,支教团队的老师吃住在学校,每时每刻都和学生在一起,会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各种学习生活用品。“这些老师为什么会无条件地对我们好,他们图的啥?”直到有些巴克墩学生第一次到乌鲁木齐、北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们才明白:“就图我们能好好学习,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
2022年2月5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武大靖与队友们一起顶住巨大压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下北京冬奥会首枚金牌,取得“开门红”。武大靖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连续两届冬奥会夺金的中国男子运动员。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带领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在党的事业和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了激昂的青春荣光。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我们正青春 | 超燃MV《中华有我》
为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倡导文明新风,彰显青春价值,展现新时代青年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5月4日上午,濮阳县郎中乡东减杜村在村文化广场开展“传承五四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诗朗诵活动。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这一次,郑州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猝不及防。又一次,郑州公交集团第二修理公司青年干部职工轻装上阵,以青春之名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同心“战疫”,守护平安。在建团百年之际,让青春赛道在与新冠病毒的“作战”中,激扬奋斗之志,绽放绚丽之花。
近日,平舆县委宣传部、共青团平舆县委联合表彰了第一届“平舆县青年五四奖章”和“平舆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均来自行业一线,是各条战线上政治进步、品德高尚、奋发有为、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平舆青年的良好形象。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辈青年,当脚踏实地,在向阳而生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努力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