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董城、张景华 通讯员张思琦) 5月22日下午,北京召开第34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封闭管理要严格到位,防疫措施要落实到每一个点位、每一个人员;教师、辅导员要到学生中间去,做好学生工作;要用好校医力量,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天气热、任务重,一线防疫工作者要做好个人防护和防暑降温,防止职业暴露风险。
徐和建介绍,当前丰台区岳各庄市场等聚集性疫情和海淀区、丰台区、东城区等区筛查发现的社会面零星散发病例,增加了北京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目前,北京全市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各封管控小区内超市门店、生鲜电商前置仓正常营业,能够稳定保障北京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需求。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表示,北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全面严防死守,以最快速度管控风险点、阻断传播链,区域核酸筛查做到应检尽检,密切接触者做到应判尽判、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各区、单位、部门、行业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继续深挖细排所辖区域与岳各庄批发市场、东方新天地、优盛大厦等疫情相关风险人员,迅速落位管控,做好维修安保、物业保洁、快递外卖等行业人员防疫管理和核酸检测,落实居家办公措施,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不出游、不扎堆。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5月21日,北京市开展的区域核酸筛查,共采样检测1625万人,初筛10管混采阳性,其中东城区4管,海淀区3管,丰台区、昌平区、大兴区各1管。落位管控、复核转运、流调溯源等工作已同步进行。目前,北京市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正在进行。坚守核酸检测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加之天气炎热,十分辛苦,请北京市民朋友们配合做好核酸检测,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在采样点排队等候时,注意防暑降温,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
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孙扬介绍,东城区正在从严从快从细处置东方广场疫情。全区上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迅速的行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加快流调溯源速度,迅速锁定风险人员,严格落实封控、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措施,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围绕严格落实精准管控、深入开展流调和核酸检测、全力做好封控区服务保障,东城区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封控区管理和服务,做好生活和物资保障,加大人文关怀,及时提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和药品、外卖等生活物资,尽全力满足封控区人员正常生活需求。同时,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管理,持续不间断对周边街区进行洒水消杀作业;严格实施进店扫码,进一步降低流动性,加强巡逻和宣传,督促各店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3日 04版)
警惕!世卫组织: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还可经由母婴和性传播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新冠未平息,猴痘又来了。当地时间21日,瑞士宣布本国确认出现了首例猴痘病例。截至目前,继英国之后,全球已有12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西班牙的情况较为紧急。
5月19日,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在参加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采访时表示,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目前正在开展序贯临床试验,如果后续顺利的话,有希望在今年10月份开始接种。
自新冠病毒被人类发现至今,已陆续出现多种变异株,本轮上海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这种毒株到底有什么特征?防控奥密克戎的有效举措是哪些?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8日报道,一种被称为猴痘的罕见疾病正在欧洲蔓延。继英国宣布发现确诊病例后,欧洲数个国家也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且可能存在多条传播链。
据美媒19日报道,继本月初欧洲出现了罕见猴痘病例后,美国也确诊了今年第一例猴痘病例。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证实,一名有加拿大旅居史的男子确诊感染了猴痘,已在医院接受治疗,目前状况良好。
5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目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最有效、最精准的病毒检测方法,也是应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方面,虽然病毒在不断变异,但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均是针对新冠病毒突变位点较少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因此,国内核酸检测试剂不受病毒变异的影响,是灵敏可靠的。
有病例近期一直未参加核酸筛查,不但延误了治疗还导致了疫情传播,增加了疫情防控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上表示,俄罗斯已经收集到书面证据,证明乌克兰境内存在美国生物实验室,而美国建立这些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研究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