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宜宾市考察调研。
宜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从高空俯瞰,岷江和金沙江在此正式汇流成长江,壮阔东流。
▲卫星视角下的宜宾三江口。卫星影像来源:吉林一号
作为长江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地标,宜宾从2014年开始启动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对“三江六岸”进行生态修复,一条长达192公里的城市生态长廊顺江徐徐铺陈延展,为长江系上美丽的“绿飘带”。
▲宜宾三江口 新华网发(周清孟摄)
宜宾长江公园,紧邻三江汇合口,西起戎州大桥,东止大溪口,是宜宾为母亲河系上“绿飘带”的一部分。宜宾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根据不同时期的水位,形成了4.2公里的亲水线、临水线、绿道线和五大功能区域的宜宾长江公园独特景观,解决了长江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差达15米以上的难题,实现了枯水期整洁有序、丰水期防洪目的。
▲宜宾长江公园 宜宾日报记者曾朗摄
从三江口合江门码头沿长江顺流而下约20公里,李庄古镇就矗立在江畔。古时为江边的一个小渔村,汉代曾在此开设驿站,明清时期成为水运商贸重镇,抗战时期为颠沛流离的专家学者辟出一方学术天地……随着时光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而今的李庄正在迸发出新的生机。
▲卫星视角下的宜宾李庄古镇。卫星影像来源:吉林一号
在宜宾南溪区,长江90度大拐弯,画出壮美的弧线,这是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汇合后长江的第一个大回转。南溪区湿地公园是一个沿长江岸线着力打造的生态休闲湿地项目,利用长江水系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实施区域内的景观、湿地、休闲空间打造。
▲卫星视角下的宜宾南溪区湿地公园。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往宜宾郊外去,蜀南竹海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13万余亩的竹林山山相连、坡坡相接,登高远望,万顷碧波,翠绿如海。林中还生活着各种珍稀动物,生态环境极佳。这片竹林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而且还成了百姓的致富法宝。
▲卫星视角下的蜀南竹海。卫星影像来源:吉林一号
生态在变,江水更清。宜宾绘就长江上游得天独厚的迷人画卷,奏响长江环境修复保护的“生态乐章”。
绘学习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到自然遗产的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四川考察。从眉山的永丰村、三苏祠,到宜宾的三江口、高校、科技企业……一路跋涉,蕴含着一条主线——“国之大者”。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宁夏泾源县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在村民马克俊家里,总书记同贫困户代表拉家常、问民生……“总书记拉着我的手,叫我‘老弟’”“问水,问电,问学生娃上学”当天的场景,马克俊记忆犹新。
自然灾害,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如何应对灾害,考验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意志,展现出人民领袖的情怀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河南考察调研,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在历史长河中,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积淀了厚重底蕴,勃发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仲夏六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开启今年第5次国内考察。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总书记驻足于稻田间,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等情况。随后,总书记走进永丰村卫生站,详细了解该村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等情况。总书记叮嘱,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平原考察粮食生产,强调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