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文化评析】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2022-07-21 13:39:18   来源:光明网

  作者: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题为《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章。这些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博物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黄金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博物馆大有可为。

  坚定文化自信,让博物馆为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提供更好条件和服务,真正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校、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博物馆体系布局逐步优化,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已有5788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一所所保存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存、积淀和丰硕成果的“大学校”,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根脉所在。博物馆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更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国家认同、增强历史自信的文化卫士。

  我们要不断优化博物馆布局、创新博物馆体制、完善博物馆功能,让埋藏在国家宝藏、历史遗存、古籍文献中的无数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焕发出新的生命,让它们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鉴古知今的“参谋”和“顾问”。只有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博物馆中历史展览、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这些“参谋”和“顾问”,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才会有更扎实的依托。

  坚定文化自信,让博物馆里的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在文物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历史研究,解读文物故事,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而放眼国际,文物真正活起来,不仅可以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将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继续发挥好博物馆文明交流互鉴中心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博物馆藏品从2012年的2318万件(套)发展到2019年的近3955万件(套)。可以说,这近四千万件(套)馆藏文物是泱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而且这些遗产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人类。这些遗产自身就带着多元文化符号,它们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交流互鉴的产物。作为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要继续发挥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1日 10版)

 

文章关键词:博物馆,自信,文化,涵养,评析 责编:邵恰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