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焦裕禄的理想信念之火在这里点燃——宿迁生活对“焦裕禄精神”形成的影响

2022-08-15 15:58:38   来源:待添加

宿豫区焦裕禄文化广场

作为宿迁人,笔者在青少年时就知道焦裕禄这个光辉的名字。当年的课本上有穆青等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节选,“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句话让笔者终生难忘。作为宿迁人,直到几年前在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时,才知道他曾和宿迁有过关系。宿迁是焦裕禄一生中的重要坐标,对于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宿迁人民的善良包容

给了焦裕禄人生觉悟的环境

青年时代的焦裕禄

 

少年时期的焦裕禄,曾有过相对平和的日子。到了1941年山东大旱,粮食绝收,焦裕禄的父亲因缴不起捐税被逼上吊自杀。他在自传中写道:“父亲死后,生活更加困难了,还欠下了账。”1942年,焦裕禄被日军抓到东北做苦力,“从此开始残酷的地狱生活”,九死一生。幸而在老乡帮助下,于1943年7月初逃回家乡。他在自传中写道:“从抚顺跑回不到10天,又受了两次日伪的残害。没伪政府发的良民证,又不敢出门,白天黑夜一听到狗叫便浑身发抖,又没吃的,哪里有出路呢……便带女人、孩子跑到郭庄村的岳母家住了几天,才带岳母及黄台村几家一同逃荒到江苏省了。”但祸不单行,在逃难的路上儿子焦连喜不幸夭折。

做兰考县委书记时的焦裕禄

他在自传中说:“一九四三年逃荒到宿迁县城东十五里双茶棚村,在黄台村几家老百姓家住下,岳母的婆婆出去要饭,岳母给一个开饭铺姓张家烧锅做饭(因岳父早已死了,实际她跟姓张的过了),我女人纺花,我给姓张家担水混几顿饭吃,在此住了半个月,姓张的将我与我们一同逃荒的皮峪村一姓张的共同介绍到城东二里园上村当雇工,我与女人在地主胡泰荣(中农)家当雇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圈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女人纺花,老岳母跟我一起要饭,我给地主种地。”“我在地主胡泰荣家当了两年雇工,第一年挣五斗粮食,第二年挣一石五斗粮食。”在宿迁生活期间,焦裕禄夫妻还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时期,虽然难免受到剥削,但焦裕禄的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安定的。对于这一段生活,《焦裕禄传》编写者曾委托宿迁当地同志采访过焦裕禄的雇主胡泰荣之子胡俊波。胡俊波口述介绍:“大概是9月或10月的一天,他们推了一辆大车来我家借宿,后经相处,焦主动要求在我家临时帮工,以维持生计。安妥后,焦接来其岳母在我家一同生活。其间,焦裕禄妻子在我家生了一个女孩。焦家几口在我家生活一年多时间,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无主仆之分,相处十分和睦,邻里之间也十分融洽。在他们四口回故乡时,我家卖掉唯一的牲口——毛驴(得19块大洋)当作路费,并备足干粮,送他们启程返乡。”对于胡俊波所述的情况,最近笔者陪同过一个有关焦裕禄电视专题片的采访组实地采访,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一些老人还记得父辈介绍,焦裕禄在园上村有时还会拉二胡。

可以看出,历经颠沛流离,焦裕禄至此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存环境。焦裕禄曾是品学兼优的高小毕业生,在学校时组织文艺宣传活动,并学会了二胡、军号,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作为一位知识青年,当生活相对稳定时,在劳作之余,焦裕禄回忆以往痛苦的生活经历,思考未来,决心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向往光明,向往幸福。所以说,宿迁人民的善良包容,使焦裕禄有了一个人生觉悟的有利环境。

 

宿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形势

给了焦裕禄人生渐悟的条件

宿豫区焦裕禄文化广场

宿迁是一片红色土地。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就领导宿迁人民开展过武装暴动、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等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宿迁人民,配合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先后开辟了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宿迁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开展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1943年下半年,焦裕禄来到了宿迁。此时,宿迁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如何呢?

1941年到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反复扫荡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继续加紧反共“摩擦”。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针锋相对开展斗争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增产节约、减租减息运动等,至1943年终于克服了极端严重的困难,根据地的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43年初,在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都开展了对日伪军的春季攻势,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胜利,迫使日伪军主要收缩在城镇和重要交通线。

焦裕禄雕像

就是在这样的抗日斗争形势之下,焦裕禄来到了当时的宿迁县。而他到宿迁县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城东十五里双茶棚村,即现在的宿豫区大兴镇。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兴镇一带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诞生较早的地区之一,1940年下半年,即开展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到1943年,当地已经是宿迁县委和抗日民主政权活动的核心区和基本区,党的基层组织普遍建立,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普遍开展,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情绪十分热烈。此时,从日伪占领区第一次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焦裕禄,一个20岁的知识青年,能够感受到和自己家乡不一样的“气息”。

半个月后,焦裕禄来到了宿迁城东二里园上村,这个地方和宿迁县城仅隔着一条大运河。在村子不远处,分别有日伪军的文昌阁据点和雨露庵据点,从表面看,这里是日伪军统治的重点区域。但是,我党领导的地下抗日活动和游击斗争已经在这里秘密进行,老百姓明里暗里都在期盼着抗日斗争的胜利。当焦裕禄来到园上村后,善良的百姓接纳了他们一家。在日常劳作之中,焦裕禄和当地的百姓有了交往,能够接收到各种信息,这其中就包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信息。而他的二胡声,也更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

1944年,全国敌后抗战局面进一步好转,已经开始了局部反攻。这年春,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又发起了春季攻势,根据地的中心区进一步巩固,边沿区进一步扩大。到了1945年上半年,焦裕禄更是屡屡亲身感受到了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胜利:1945年3月15日夜,宿迁县警卫团和宿迁抗日民主政府警卫连根拔除了焦裕禄所在园上村附近的日伪军雨露庵据点。最使焦裕禄感到震撼的是在1945年8月2日夜,宿迁县警卫团在新四军主力配合下,攻克文昌阁据点,击退宿迁县城增援的日伪军,毙伤日军增援部队9人、伪军13人,俘伪军中队长以下48人。就在这天夜里,我军发动当地的人民群众彻底平毁了文昌阁和雨露庵据点,铲除了焦裕禄所在地这一带的日伪军势力。

在宿迁的两年期间,焦裕禄耳闻目睹了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这个时期,是焦裕禄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的时期。所以说,宿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形势,给了焦裕禄人生渐悟、确定理想信念的条件。

 

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

给了焦裕禄人生感悟的最终契机

宿豫区焦裕禄文化广场

1945年8月,是焦裕禄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个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8日,属于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泗宿县总队进驻宿迁城。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组成了宣传队,到了焦裕禄所在的顺河集等地进行宣传。焦裕禄在自传中对此有过记录:“1945年,新四军北上,宿迁解放了,建立了人民政府。听到家乡也解放了,便将我二年工资同女人纺花挣的钱买了一头驴,同我们一起逃荒去的四家故乡百姓一起推小车回了家。”“宿迁解放后经常参加开会,才更明确认识了八路军共产党才是真为人民办事的,才真正相信共产党能胜利。”

当年日本侵略者侵略山东时,年仅16岁的焦裕禄曾参加过抗日斗争。他在自传中说:“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后,经常到我村一带扫荡。这时汉奸、国民党游击队四起,要粮要款。老百姓被逼得没法,便以南崮山村李星七为首组织了一个红枪会……我参加了此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信仰和有效的组织,红枪会很快就被打散。这时,焦裕禄还听说离家80里左右的山沟里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在和日本侵略者战斗,对穷人也很好,但他认为国民党那么多人马都打不了鬼子,八路军没有好枪,也没有大炮,更不可能打胜鬼子,所以,他当时没有加入八路军的想法,并逃荒至宿迁县。

但经历磨难后,焦裕禄终于明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办事的。也正是怀着这种信念,当他听说家乡解放了,回到家乡,他积极参加家乡的革命斗争,并在1946年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自传里讲述入党时的思想说:“这时对党是干什么的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共产党对穷人好,入党要好好干工作,在各种工作中要起带头作用。”

从焦裕禄的自传中可以看出,他是带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正是在宿迁县感受到的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给了焦裕禄对于人生感悟的有利时机,终于使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入到了火热的革命斗争中,最终成为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铸就了伟大的焦裕禄精神。

宿迁县,是焦裕禄正式确定为人民服务一生的理想信念的基点,当他从宿迁县返回家乡时,他已经走在了铸就“焦裕禄精神”的道路上。

 

文|赵连军

(作者系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文章关键词:裕禄,宿迁,&rdquo,抗日,&ldquo 责编:邵恰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